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影响油菜高产的栽培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找出能通过充分发挥单株优势,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同时节省劳力、节约成本,适合大面积种植的栽培方式。[方法]对油菜品种"HRS-1"的播期、密度、施肥(N)做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播种期(X1)、密度(X2)和施肥(X3)对小区产量(Y)的数学模型为:Y=1443.45-578.25X1+642.87X2+174.94X3-588.42X1X2-195.47X1X3+106.41X2X3+556.36X12+99.61X22+302.36X32。3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密度>播期>施肥。两因素互作效应分析表明:早播油菜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晚播油菜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早播油菜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晚播油菜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8月29至9月2日期间播种,密度为26130-31230株/hm2,施肥(纯N)为283.8-348.5kg/hm2时,平均产量可达3750kg/hm2。[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油菜产量提供了一定的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适宜习水县种植的产量高、抗性好、品质优的泡椒品种,对贵骄9号、黔辣13号、黔辣14号、黔辣20号、黔辣21号等泡椒品种开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黔辣14号产量最高,为978.05 kg/667m2,极显著高于黔辣13号、黔辣20号、黔辣21号,且抗病性、抗涝性、抗倒伏性、耐寒性和耐旱性等抗性评价均较好,生育期195 d,株型开展,分枝多、密,植株长势好,单株结果数较多(96个),果长(5.84 cm)、果宽(1.23 cm)均满足市场需求,适宜在习水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筛选出适合贵州省习水县推广种植的线椒品种,为提高习水县辣椒的产量和质量、实施好换种工程及提高椒农收入提供参考。选择6个线椒品种,在习水县良村镇开展线椒品种对比试验,综合分析生育期、田间综合长势、抗倒伏性、感病性、商品性状、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骄阳5号的综合性状评价较好。骄阳5号全生育期为163 d;果长、果宽、果重均优于其他参试品种;具有强抗涝性、中抗倒伏能力,平均感病率最低,为2.94%;平均产量最高,为2 370.15 kg/667m2,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显著高于对照品种(2 090.71 kg/667m2)。建议在习水县推广种植骄阳5号。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优的朝天椒品种,对11个朝天椒新品种的田间综合长势、抗倒伏性、感病性、果实性状、小区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骄阳6号、瑞辣816、艳椒D608的抗性整体评价较好,果长及果肩宽均是市场需求范围,且产量极显著大于其他参试品种;这3个朝天椒品种适宜在习水县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甘蓝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习水当地甘蓝栽培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支撑,开展甘蓝常规施肥(N-P2O5-K2O=15-15-15)和无氮施肥(N-P2O5-K2O=0-7-12)、70%氮肥优化施肥(N-P2O5-K2O=11.55-7-12)、100%氮肥优化施肥(N-P2O5-K2O=16.5-7-12)、130%氮肥优化施肥(N-P2O5-K2O=21.45-7-12)4个氮肥水平控制施肥肥效试验。结果表明:100%氮肥优化施肥(N-P2O5-K2O=16.5-7-12)时甘蓝平均株高最高,达12.33 cm;平均茎粗最大,达23.60 cm;净菜率最高,达71.31%...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是高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结合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情况,提出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小容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61-11862
专业化分级是现代烟草农业专业化分工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专业化分级可以解决烟农规模种植大、劳力不足、分级粗放、用工量多以及等级合格率低等问题.尤其对于提升烟叶收购工作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控制非烟物质混入,提升烟叶等级纯度,实现烟叶精益生产,满足卷烟工业配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劳动成本、充分利用土地空间、探索辣椒单行双株移栽实际应用效果,以黔辣10号常规种植1.2 m行距双行单株移栽作对照,设置0.8、1.0、1.2 m行距单行双株移栽试验。结果发现,不同行距单行双株移栽处理的植株抗性、生长势及果长、果粗商品性与对照基本一致,而行距0.8 m单行双株起垄移栽处理产量高、移栽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于对照。综上,黔辣10号行株距0.8 m×0.5 m单行双株起垄移栽方式可以在习水县推广。  相似文献   
9.
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色素和多酚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烟叶色素和多酚化合物的影响。[方法]3种采收方式分别为上部6片叶一次性摘采、上部6片叶一次性砍采、上部6片叶每次采收2片。研究其对上部烟叶叶黄素、β胡萝卜素、其他类胡萝卜素、多酚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结果]上部6片叶一次性砍烤处理的烟叶叶黄素、β-胡萝卜素、其他类胡萝卜素在烘烤过程中降解慢,烤后烟叶色素类化合物含量高于其他2个处理。上部6片叶一次性砍烤处理在烘烤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多酚类化合物含量,有利于提高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结论]建议推行上部6片叶一次性砍烤技术,促进优质烟叶的生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