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张广志 《排灌机械》1991,9(1):45-47
通过理论和试验数据,分析了离心泵起动、运行、开阀和关阀负荷的偏差,论述了离心泵节流使用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为推动白菜根肿病绿色防控,开展臭氧水消毒土壤与木霉菌组合防治白菜根肿病研究.通过温室盆栽试验,比较了不同浓度臭氧水对土壤中芸苔根肿菌的消减效果及其与木霉菌组合处理对根肿病的防效和对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水可显著降低土壤中芸苔根肿菌的丰度,消减效果与浓度正相关,8 mg/L的臭氧水可将病土中含量为105-109c...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高等抗盐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检索,对分布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盐生植物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对盐生植物用途进行归类分析.该研究为下一步调查黄河三角洲盐生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提供保障,同时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改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灰霉病是保护地栽培韭菜的重要病害。选取5种木霉制剂进行韭菜灰霉病的田间防治试验,在苗期进行喷雾处理,结果表明,深绿木霉20111、哈茨木霉C61、哈茨木霉LTR-2、哈茨木霉21990和深绿木霉23617对韭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13.62%、68.93%、64.00%、91.72%和87.23%,其中,哈茨木霉21990防效最优。在此基础上进行木霉与枯草芽孢杆菌协同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在韭菜扣棚前随水冲施哈茨木霉21990,待韭菜长到5 cm左右时喷施枯草芽孢杆菌,田间防效可达74.07%。  相似文献   
5.
 绿色木霉LTR-2是生物防治菌株。利用来自巨大芽胞杆菌Ap25的β-1,4-葡聚糖酶基因glu14构建木霉表达载体pSilent/glu14,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法(REMI)转化绿色木霉LTR-2。PCR扩增及Southern杂交证实目的基因已插入木霉转化子的染色体DNA上。转化子的β-1,4-葡聚糖酶水解活性,对小麦纹枯病菌的平板抑制作用及温室防治效果较原始菌株LTR-2明显提高(P<0.01),其中转化子L-10的效果最好,平板抑制率比LTR-2提高了27.0%,温室防治效果比LTR-2提高了26.7%。本试验表明,利用REMI技术,将β-1,4-葡聚糖酶基因重组到木霉染色体DNA上,是获得高效木霉工程菌株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NaCl胁迫对大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0、4、8、12、16、20 mg/mL的NaCl溶液处理3个大麦品种的种子,测定盐分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加强;在3个供试品种中,种子萌发受NaCl胁迫的程度不同。NaCl浓度低于8 mg/mL时,盐胁迫对种子萌发无抑制作用,但无论盐浓度高低,NaCl胁迫对种子幼苗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江北品种耐盐性最好,内蒙品种耐盐性次之,澳大利亚品种耐盐性最弱。  相似文献   
7.
以澳大利亚引进的大洋洲滨藜、灰滨藜种子为研究对象,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统计萌发率。试验结果表明,2种滨藜种子的累计萌发率均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1.2%NaCl溶液胁迫对滨藜种子即构成显著伤害。在NaCl浓度达1.8%时,大洋洲滨藜萌发率仍有15.3%,灰滨藜则表现为完全抑制。将未萌发的种子转入蒸馏水中继续萌发,2种滨藜的种子均能恢复萌发。种子萌发试验初步说明大洋洲滨藜种子萌发阶段的耐盐性优于灰滨藜。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深绿木霉HB20111和哈茨木霉TW21990共培养发酵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作用,采用对峙培养法观察两菌株的亲和性,通过浸种抑菌萌发试验筛选共培养发酵的最佳条件,并在温室条件下验证其生防效果.结果表明:在PDA平板上25℃对峙培养5 d,两株木霉亲和性较好.两菌株等量接种发酵培养基,25℃、130 r/min振荡培...  相似文献   
9.
雨雾天气,汽车极容易发生追尾相撞的交通事故.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运用一定强度的红外激光设计一种较新颖的车用后防雾灯,并使其能在一定角度和范围作间歇扰动,让后面来车及时发现前车而采取减速措施,以达到避免或减少追尾事故的目的.经初步试验验证表明,该装置具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法、孢子萌发法和温室盆栽法筛选高效防治小麦苗期茎基腐病的木霉共培养菌株。从17株供试菌株中,筛选出3株平板抑制率较高的木霉菌株:深绿木霉HB20111、哈茨木霉LTR-2和TW21990,并进行两两组合共培养发酵。孢子萌发试验表明,HB20111+TW21990共培养发酵滤液对假禾谷镰孢孢子萌发抑制率最高,达71.83%,较单菌株HB20111和TW21990分别提高了6.13%和19.53%(P<0.05)。温室条件下,HB20111+TW21990共培养发酵液500×稀释浸种效果最好,对小麦苗期茎基腐病防治效果和幼苗质量增长率分别达78.81%和130.80%,较单菌株HB20111和TW21990的分别提高了17.88%、30.46%和50.05%、61.22%(P<0.05);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与单菌株相比,HB20111+TW21990共培养发酵显著降低假禾谷镰孢在小麦幼苗根围土、根际土、根系和茎基部中的拷贝数(P<0.05),且假禾谷镰孢拷贝数与病情指数呈正相关,与幼苗鲜质量呈负相关。本研究发现HB20111+TW21990共培养发酵具有增效作用,对小麦苗期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单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