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务件下,厦门要发挥国际性港口城市的优势,面向全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工厂化生产,培育龙头企业,强化深度加工,健全社会支撑体系,把厦门建设成为全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加工出口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  相似文献   
2.
我国花椰菜品种资源的分布与类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7~1998年,对全国各地目前种植的花椰菜品种进行调查、搜集、分类整理的结果表明,我国现有花椰菜品种资源材料大约有120个,其数量分布以福建省最多,约有50个以上;其次为广东、浙江、上海、台湾等省市,都有10个以上,其他省市分布较少或没有;花椰菜品种的熟性类型可分为极早熟、早熟、中熟、晚熟;花球形态类型可分为近球形、半圆形、扁圆形;花球色泽可分为洁白、乳白、黄色、紫色。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花椰菜栽培专家系统是在厦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十多年的花椰菜研究基础上,结合福建省诸多农业专家的宝贵经验和国内花椰菜生产的实际状况,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语言而开发成的一个可在网络上应用的多媒体软件。这一系统有以下几项主要功能:(1)、国内花椰菜品种信息、生产状况浏览、查询。(2)、花椰菜栽培管理知识查阅。(3)、花椰菜栽培管理咨询。(4)、花椰菜生产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4.
观赏南瓜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赏南瓜原产于亚洲热带、非洲等地区 ,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蔓长 6~8m ,攀缘性或横卧状 ,茎被半透明硬毛 ,单叶互生 ,叶心形 ,全缘或裂缺。雌雄同株 ,花黄色 ,果皮坚硬 ,果实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因品种不同而千变万化 ,各呈其态。果实采收后观赏期长 ,可雕刻艺术字及各式图案 ,也可作为孩子们的玩具 ,或做摆设品 ,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近年来 ,广东、珠海、福建等开始部分观赏南瓜的引种 ,并不断有新的品种出现。  其适应性强 ,性喜温暖湿润 ,较不耐寒 ,以肥沃疏松砂质壤土或基质栽培最适宜。属短日照植物 ,在短日照下…  相似文献   
5.
龙眼专家系统中病虫害咨询子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系统是运用系统工程和软件工程相结合的方法,采用VisualFoxPro5.0数据库操作语言开发而成一个可在网络上应用的多媒体软件,它包括系统维护,病虫害推理,等模块,以龙眼专家,科技工作者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运用人工智能和超媒体技术,实现对龙眼病虫害的推理,诊断,查询,具有操作简便,维护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00~2019年三峡库区内22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温、最低温、平均温等气象数据,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NDVI)以及植被类型数据为基础,采用RClimDex极端气候指数模型、趋势分析法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三峡库区白天与夜间极端气温的不对称变化及其对植被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1)三峡库区20年...  相似文献   
7.
该文旨在揭示重庆市山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肥力状况,为土壤培肥管理提供依据.以重庆市南川区山区小流域为例,选取3种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共采集样品81个,结合主成分分析法与隶属度函数,分析山区小流域的土壤养分状况与肥力质量水平.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酸化严重,林地的有机质含量最高,旱地全氮、全磷和速效磷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8.
以重氮化方法将磺胺甲噁唑分别与人血清白蛋白(HSA)、卵清蛋白(OVA)载体蛋白连接,分别作为免疫原与包被原进行抗血清制备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试验,经筛选产生了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交叉试验表明: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与磺胺甲噁唑反应明显,与其他类似物交叉反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从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orcine respiratory coronavirus,PRCV)基因组特点、结构蛋白、病毒变异与演化、实验室诊断等方面论述PRCV的研究进展,对进一步地了解该病毒的特性,制定合理的预防和检疫措施,防止该病传入中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基因A抗原位点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参考GenBank上公布的TGEV S基因A抗原位点序列,应用Primer6.0设计一对含酶切位点的引物,用于RT-PCR扩增A抗原位点目的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于paesy-T克隆载体上构建克隆载体,用EcoR I和Xhol I对表达载体PET-32a(+)和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将酶切产物亚克隆至PET-32a(+)多克隆位点上,连接、转化至BL21(DE3),构建A位点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对阳性重组质粒进行酶切、PCR和测序鉴定。【结果】所扩增的目的片段的大小为534bp,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后,经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其它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相应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说明成功地构建了TGEV S 基因A抗原位点的原核表达载体。【结论】TGEV S 基因A抗原位点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填补了中国国内单独针对此位点进行研究的空白,也为TGEV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