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几年来,笔者曾处理过近30起约34万头的猪瘟病例,发现采取猪瘟兔化脾淋毒湿苗或兔体组织苘作紧急免疫后,虽得到一定的控制,但这些猪场以后仍有零星的猪瘟出现,使小猪成活率在85%左右。笔者选择2个发生猪瘟的猪场用间接血凝试验测定所有的母猪的抗体水平,淘汰重新免疫后抗体水平仍达不到保护线的母猪,及抗体水平在1:256以上,其后代仍出现猪瘟的母猪,试图用此方法达到净化或逐步减少发病率、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目的。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净化猪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笔者曾处理过近30起约34万头的猪瘟病例,发现采取猪瘟兔化脾淋毒湿苗或兔体组织苗作紧急免疫后,虽得到一定的控制,但这些猪场以后仍有零星的猪瘟出现,使小猪成活率在85%左右。笔者选择2个发生猪瘟的猪场用间接血凝试验测定所有的母猪的抗体水平,淘汰重新免疫后抗体水平仍达不到保护线的母猪,及抗体水平在1:256以上,其后代仍出现猪瘟的母猪,试图用此方法达到净化或逐步减少发病率、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目的.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正超  方文博  郭永刚 《高原农业》2022,6(2):164-172,212
本文基于计算机视觉,采用PyTorch框架,Resnet50迁移学习,余弦退火学利率衰减算法,对数据集进行训练获得高识别率、高效率的模型;用MYSQL数据库和Pyside2搭建前端界面实现玉米四种病害八种状态的病害识别系统.测试表明:该系统对收集到的西藏高原地区玉米种植的4种病害及病害程度的识别准确率达到81%以上,可...  相似文献   
4.
为选育出适宜云南省种植的高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的玉米新品种,促进粮食安全生产的需要,本研究通过利用遗传距离较远的美国育种材料78599选系的母本与国内旅系360和含热带种质的Suwan1杂交选育的父本,采用"集中组配、异地异季育种"的方法,育成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的高产、优质、大穗、千粒重高、出籽率高、适应性广的玉米新品种中禾606。中禾606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对云南玉米育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其在生产上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对促进全省粮食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点阐述了中禾606的选育过程,并总结出一套适宜中禾606高产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以黄芩生品和炮制品为原料,用醇提法提取黄酮,以总黄酮的得率为指标,确定两种黄芩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芩生品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5℃,乙醇浓度65%,提取时间3h,料液比为1∶16。黄芩炮制品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55%,提取时间2h,料液比为1∶16。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黄芩生品中总黄酮得率为92.48mg.g-1,黄芩炮制品中总黄酮提得率为90.97mg.g-1。  相似文献   
6.
鉴于对大豆叶片虫洞进行识别有助于及时发现虫情并有针对性的防治虫害,提出了一种大豆叶片虫洞的识别方法:以YOLO v5s网络作为基础,在大豆叶片虫洞特征提取过程中引入空洞卷积代替3次池化处理,提取虫洞边缘不规则信息;将特征信息输入空间注意力机制,提取时空融合信息,进而捕获野外不同背景下的颜色信息;针对大豆叶片虫洞目标远近不一的问题,重构特征金字塔结构,增加了1层输出层,将80像素×80像素输出特征图经过上采样后得到160像素×160像素特征图,并将其与浅层同尺寸特征图进行拼接,提高虫洞目标识别定位的准确性;将融合后的总特征输入目标检测模块,输出单个对象的检测外框,得到大豆叶片虫洞识别模型。在大豆叶片虫洞样本数据集上对模型进行测试,结果对大豆叶片虫洞的平均识别准确率最高达95.24%,模型存储空间为15.1 MB,每秒传输91帧。所建立的方法与Faster R–CNN、YOLO v3、YOLO v5s对比,对大豆叶片虫洞识别的平均准确率分别提高2.50%、12.13%、2.8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