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摸清葡萄园杂草发生种类和为害情况,2014—2015年在贵州省余庆县、三都县、遵义县、开阳县、清镇市葡萄园进行了杂草种类调查。结果表明,杂草发生种类有29个科106种,发生为害较重的杂草有马唐、蟋蟀草、棒头草、狗尾草、早熟禾、白茅、繁缕、凹头苋、马兰、空心莲子草、毛茛、缕蒿、野塘蒿、铁苋菜、鳢肠、大巢菜、刺儿菜、黄花蒿、茵陈蒿、通泉草、辣蓼、羊蹄、车前草等23种,占杂草发生量的80%以上。因海拔、生境及防除杂草水平不同,杂草群落组成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淮北地区旱作物灌溉制度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淮北地区冬小麦、油菜、夏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分阶段受旱试验,获得了连续5年的非充分灌溉试验资料,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得到了这几种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参数.运用动态规划法研究了供水不足条件下的非充分灌溉制度,得到了冬小麦、油菜、夏玉米和大豆这4种作物的优化灌溉制度.研究结果表明,在产量相同或相近时,采用优化灌溉制度进行灌溉,可明显减少作物的耗水量和灌溉用水量,提高水分生产率.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淮北地区旱作物灌溉制度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淮北地区冬小麦、油菜、夏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的分阶段受旱试验,获得了连续5年的非充分灌溉试验资料,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得到了这几种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参数.运用动态规划法研究了供水不足条件下的非充分灌溉制度,得到了冬小麦、油菜、夏玉米和大豆这4种作物的优化灌溉制度.研究结果表明,在产量相同或相近时,采用优化灌溉制度进行灌溉,可明显减少作物的耗水量和灌溉用水量,提高水分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夏玉米空秆、秃尖、缺粒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近几年对遂平县玉米空秆、秃尖、缺粒等情况的试验观察,分析了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多项对策。  相似文献   
5.
麦小穗缺位及不孕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产量中产阶段主要解决穗数不足的问题,而进入高产阶段则主要解决穗重的问题,穗重取决于千粒重和穗粒数,而豫南地区选用大粒品种风险较大,因此,提高穗粒数,减少小穗缺位、小穗不孕、小花退化是小麦高产阶段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播州区鲜食玉米栽培的最佳施肥量,2020年以彩甜糯2018宝马为试验材料,开展鲜食玉米不同施肥水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处理A 5下鲜食玉米生育期最短,为106 d,其余处理差异不大;A 2农家肥和A 5有机肥处理下,抗倒性最强,A 4(施农家肥+追肥尿素)处理下的鲜果穗产量最高(1375.2 kg)和经济效益最大(8251.02元)。A 4处理农家肥同尿素搭配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小麦冬季冻害的分类、症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品种因素、气候因素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小麦发生冬季冻害的原因,提出预防冬季冻害发生的栽培技术及发生冬季冻害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品种选择、栽培要点、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日光温室香椿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香椿种植户栽培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9.
灌溉工程效益计算方法中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灌溉工程效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个参数计算的新方法,使得效益计算的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将关系曲线进行数学拟合后,便于上机计算。  相似文献   
10.
以红珍珠为材料,运用漂浮育苗技术,全程施用茅台酒糟发酵有机肥,探讨不同留苗配置数在等行距和宽窄行两种栽培模式下对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通过试验、分析,总结出红珍珠在遵义市播州区这一生态条件下的适宜酒用有机高粱栽培技术。结果表明,B处理产量最高,试验产量为506.91 kg/667 m2,较各处理增产2.54~159.33 kg/667 m2。其次是F处理,产量为504.37 kg/667 m2,较除B处理外的各处理增产6.86~156.79 kg/667 m2。在生产上净作酒用高粱,种植密度为8 000株/667 m2,采用等行距栽培或宽窄行栽培均可,产量均达到该模式栽培的最高值。因此,B处理为等行距栽培的首选模式,F处理作为宽窄行栽培的最优模式,这两种栽培密度和种植模式均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