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推进林业产业化的必然和存在问题石门系地处湘西北边题的山区县,农业人口人均山地接近1/2公顷,而人均水田仅1/150公顷。近些年来,山区经济发展成功的经验表明: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取决于林业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下,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当部分农民已调过头来向丘岗山地进军,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荒坡成了宝地。山里人不知不觉走上了产业化的路子。出现了白云、皂市的“十里桔川”,秀坪的“万亩桔海”,太平、三圣的“万亩板栗山”等林业基地和享誉全国的皂市柑桔大市场。全县桔橙面积达到1.67万公顷,年产200万担…  相似文献   
2.
通过千阳县核桃高效复合经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经营管理不仅节省劳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林建园初期的经济效益,而且能缓解农、林、牧矛盾,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友好,同时,提高了农户参与林业项目建设地积极性,实现了林、农、牧业协词发展.  相似文献   
3.
千山山区干杂果经济林发展的战略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千山山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经济贫困的历史特性,从经济林的生产现状入手,找出了振兴山区经济的优势和潜力,阐述了调整林业内部结构,发挥经济林优势在该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发展干杂果经济林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4.
栲树林是桂北,桂东北湿润亚热带山地海拔700m 以下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基带类型。该群落外貌上以具有革质、中型、单叶常绿阔叶高位芽植物占优势;结构上有乔木、灌木、草本三个层次,乔木层又可分为三个亚层,层片结构复杂;组成上栲树占有明显的优势,且具有较完整的年龄结构,表明该群落是发展到与所在环境相适应、正处在较成熟阶段的相对稳定的群落类型。目前,因受强度利用的影响,此类森林保存面积有限,其经营利用方向应以保护为主,并应及早考虑营造人工林,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桂东北常绿阔叶林分布于海拔1300m以下,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在广西中亚热带森林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着重对其五个主要群系(栲树林、荷木林、云贵山茉莉林、米椎林、甜槠林)的生态地理分布、形态与结构、建群植物营养元素特征、群系发展中的稳定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主要群系在结构上相差不大,种类组成和外貌特征由于各个群系的生境不同而表现出某些差异;在建群植物灰分和主要营养元素(P,K,Ca,mg)的含量,以云贵山茉莉最高,栲树、荷木次之,米椎、甜槠最低,并与其所分布的土壤中相应元素的有效含量相一致;各建群植物对铝、锰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荷木、米椎含高量铝、锰,栲树含高量锰,而云贵山茉莉和甜槠含铝、锰均中量;云贵山茉莉钾含量高于氮;栲树林、米椎林、甜槠林是处在较为成熟阶段的相对稳定的森林类型,而荷木林和云贵山茉莉林是在森林遭受局部破坏的情况下形成,并能迅速发展,属于不同环境的次生林。  相似文献   
6.
水稻杂交制种亲本播始历期常年都有变动,最终导致双亲花期不相遇。我们致力于研究分析影响播始历期延长或缩短的几个主要因素,揭示这些因素与播始历期之间的关系和产生原因。在生产上化不利因素为灵活主动的应变异交栽培技术,对指导制种生产和花期调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锦蛇的规模化人工生态繁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王锦蛇的规模化人工生态繁养技术,包括蛇场建设、引种、饲料、成蛇饲养、过夏和越冬、幼蛇繁养以及疾病控制等。研究表明:王锦蛇饲养方便,生长快速,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温度、湿度、通气性以及相对独立的条件控制是王锦蛇规模化生态饲养以达到防病、顺利过夏和越冬、促进健康生长目的的基本条件;温度对王锦蛇的孵化期长短和性别比例有决定性影响;幼蛇的饲养与越冬技术是王锦蛇人工生态繁养成败的关键环节。王锦蛇饲料开发的成功为规模化人工生态繁养展示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千阳县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提出了核桃树的高接换优技术,对县区林业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抛秧栽培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同品种、同时、同方法、同步调查观察,结果表明,抛秧稻、移栽稻病虫害发生种类基本相同,发生量和危害程度有较大差异,多种病虫发生和危害程度为抛秧稻重于移栽稻。初步分析了抛秧栽培病虫较重的原因,提出了加强监测,适时早治、狠治三化螟、纹枯病,科学用药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早稻叶瘟灰色灾变长期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灾变预测方法,以广东省化州市1978~1990年早稻叶瘟发生程度为例,拟定用发生程度≥4级为灾变阈值,建立了早稻叶瘟灰色系统GM(1.1)长期灾变预测模型:X(k 1)=1571212.51le^0.001259508k -1569234.511。后验差和小误差概率检验达“一级”的精度。应用该模型对1991~2002年进行预测,除1998年报而未出成为空报外,其它各年份的预测结果与实况吻合,预报准确率达9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