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章从三方面介绍了粮食通风储藏的数学描述问题,即数学描述粮食通风储藏的基础知识,通过粮仓中热和质量传递的连续方程之体积平均形式;通风粮仓中热和质量传递的数学描棕。通过各种方程式具体描述了粮食通风储藏这个技术问题,并从而使这个技术问题系统化,理论化。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及其方法,对粮食储藏品质变化进行了认真、深入地分析研究,建立了小麦储藏品质变化的预测模型,还建立了小麦品质多因子动态变化模型。通过论证和检验,确定了这些模型的可用性,从而为粮食储藏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认识工具。  相似文献   
3.
粒食是人类最早的食用粮食的方法,也是我国人民现今的主食方法之一,因此,从古今粒食可以看出粮食加工业发展的脉络。粒食始于何时《天工开物》中说:“神农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白虎通义》中说:“古之人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五蠹篇》中说,上古之世,“民食果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地下粮仓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聚元 《农业考古》1992,(1):251-255,245
河南省近几年进行地下仓小麦热入冷藏试验,引起我莫大兴趣,使我由今推古,发现三千年前就有地下仓粮食热入冷藏的胚胎和萌芽;从仰韶文化的发掘中,发现有炭化小麦等,使我又由古及今,直到今天的地下仓。我采取“由今推古”及“由古及今”办法,对河南省地下粮仓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小麦品质劣变指标的选择与评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小麦在各种不同储藏条件下所发生的六大变化(蛋白质变化、脂质的变化、碳水化合物的变化、酶的变化、生活力的变化和食用品质的变化);列举了作为小麦品质劣变的十三项指标及其分类;提出了劣变指标评定应遵循的若干原则。  相似文献   
6.
7.
模糊数学在粮食品质评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聚元 《粮食储藏》1989,18(6):3-10
本文根据模糊数学原理和粮食品质劣变评定中的模糊特性,旨在探讨模糊数学在粮食品质劣变评定中的应用.文中阐述了粮食品质劣变评定中的模糊性,指出了粮食品质劣变评定中的数学化趋向,研究了粮食品质劣变评定中的诸因子选择及其量化,并顺理成章地得出了模糊综合评判在粮食品质劣变评定中可以应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