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数千份云南稻种资源初步进行了农艺性状及抗性鉴定,云南稻种资源极其丰富多采,尤以大穗、大粒、优质资源居多,但其缺点亦很突出,如植林高、叶披散、易倒等。针对云南稻在江苏的利用问题开展了有关研究,利用云南稻培育出香血糯等名贵品种并用于生产。通过同工酶分析初步推论了云南稻在稻种起源进化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我国亚洲玉米螟赤眼蜂种类及优势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3.
4.
天敌─刺兵蝽在不同湿度条件下饲养研究王丽荣,王秀华,陈琳,张荆(沈阳大学,沈阳110044)(沈阳农业大学,沈阳440161)刺兵蝽[Podisusmaculiventris(say)]属半翅目、蝽科、益蝽亚科、是捕食性昆虫,原产北美地区。笔者198...  相似文献   
5.
不同温度和温湿度组合对米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温度处理对米蛾有不同饲养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以26℃饲养米蛾效果最好,幼虫存活率,平均蛹重,平均蛹长,成蛾率,产卵量,繁殖倍数均居首位。25℃和28℃对米蛾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产卵均有不利影响,21℃不适合米蛾生长发育的需要。在26℃条件下,采用人工加湿的办法,使相对湿度保持在84%左右,对米蛾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各项生物学指标分别达到:幼虫存活率95.8%,平均蛹重31.54毫克.平均蛹长9.64毫米;成蛾率55%,单雌产卵量370粒,群体繁殖倍数达59倍。降低湿度,不但延缓米蛾的发育进度,还直接降低了米蛾的产卵量和繁殖倍数。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玉米螟天敌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调查了辽宁省玉米螟的天敌资源,共发现寄生线虫、微孢子虫、细菌、白僵菌、赤眼蜂、长距茧蜂、寄生蝇和步甲等26种。其中拟暗褐赤眼蜂、蔗二点螟赤眼蜂为国内分布新纪录;铁岭赤眼蜂、铗突赤眼蜂为新种。玉米螟赤眼蜂为第二代玉米螟卵期的优势种天敌,玉米螟长距茧蜂为幼虫期的优势种天敌。并报道了玉米螟长距茧蜂的生物学和应用药剂防治粘虫时对长距茧蜂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松花菜、豇豆、甘蓝是黄石地区种植的主要蔬菜,春季松花菜12月下旬育苗,翌年2月中旬定植,5月初上市,667 m2产量1500 kg;夏季豇豆5月底直播,8月中旬罢园,667 m2产量1500 kg;秋露地甘蓝7月中下旬育苗,8月下旬定植,10下底开始采收,667 m2产量4000 kg,这种模式做到1年种植3茬,能提高...  相似文献   
8.
湿度和温湿组合对玉米螟赤眼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mriac Pang et chen)是寄生于玉米螟卵的优势种群,对第二代玉米螟的控制作用明显,自然寄生率常达80%以上。目前,这一重要天敌尚未得到广泛的利用。我们在研究了温度条件对玉米螟赤眼蜂作用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弄清不同湿度及温湿度组合对其影响,为加速其繁殖与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低温诱导松毛虫赤眼蜂滞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恒低温和昼夜变温以及不同诱导始期诱导松毛虫赤眼蜂滞育观察证明,人工可以成功地利用恒低温诱导松毛虫赤眼蜂滞育.赤眼蜂滞育虫态为予蛹.松毛虫赤眼蜂滞育适宜温度为10~13℃.引起赤眼蜂滞育是卵至于蛹期连续诱导效应,其中予蛹前期为滞育敏感期.滞育适宜诱导始期为卵期,滞育诱导历或为30~40d,引起赤眼蜂的滞育率为65.8%~86.1%以上.昼夜温度的变化对诱导松毛虫赤眼蜂滞育无明显促进作用,其诱导滞育率与恒温诱导无明显差异.利用恒低温诱导赤眼蜂滞育方法简单,是人工诱导赤眼蜂滞育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性冠心病心绞痛常并发其他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其治疗也颇具特殊性。我们探讨了冠心宁注射液联合鲁南欣康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5月~2005年5月在我院的住院患者,冠心病诊断标准,按照国际心脏病学会,WHO1979年诊断标准,脑血管病按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并经CT及MR证实。68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和鲁南欣康组各34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并发其他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基本情况具可比性。1.2方法2组患者根据血压、血糖、心功能等病情分别采用降压、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