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6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7篇
  11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19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县是中国蔬菜之乡,也是安徽省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县.蔬菜规模化生产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30多年的发展,蔬菜已成为和县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和县先后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拥有"中国蔬菜之乡"、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菜园子"的美誉.202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45万亩(3万hm2),其中设施高效栽培面积23万亩(1.53万hm2),品种涵盖茄果类、瓜类、豆类等八大类近百种,年产各类优质蔬菜瓜果120万t,总产值达30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50%,种植业总产值的70%,全县蔬菜从业人员人均种菜年纯收入突破3万元.和县辣椒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是和县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年种植规模约12万亩(0.8万hm2).  相似文献   
2.
随着池塘精养水平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密度越来越高,饲料使用量也越来越犬,导致养殖水体环境发生了新变化;养殖鱼类也出现了一些新病害.现将笔者近期在调查中发现的3种异常情况进行剖析,并提出处理建议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江苏某鸡场饲养的蛋鸡,呼吸道病很严重,用药物和现有的疫苗控制效果都不够理想。为此,将该鸡场发生呼吸道病病鸡的病料进行收集,制成油佐剂灭活苗对鸡进行免疫接种,结果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安徽和县地区大棚蔬菜种植虽然已达30多年,但是由于大棚方面的原因,导致蔬菜种植受到一定的限制。近年来,安徽和县地区开始采用复式日光温棚,蔬菜种植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对安徽和县地区复式日光温棚搭建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体系,即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的食品安全预防体系。江苏省是河蟹的生产与出口大省,将该体系引入江苏河蟹养殖全过程,将有助于提高河蟹养殖技术,提升河蟹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居民消费安全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2012—2015年间,笔者所在团队利用HACCP的相关基本原理,如危害分  相似文献   
8.
9.
<正>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交通便利,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水质条件,发展莲鳅生态种养能够有效利用水资源优势,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发展集约高效、资源节约、生态和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咸-淡水交替漫灌淋洗改良滨海盐土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咸-淡水交替淋洗改良滨海盐土效果和节水潜力,通过土柱模拟试验,对咸-淡水交替淋洗下土壤溶液电导率变化、淋出液矿化度变化、淋洗用水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咸-淡水交替淋洗模式咸水(矿化度5.35 g L-1)淋洗阶段,当100 cm深土体底部开始有淋出液时,距土表40 cm深处土壤溶液电导率下降已非常明显,而距土表80 cm、100 cm深处土壤由于盐分的聚积而电导率较高;咸水持续淋洗下40 cm深处土壤电导率始终缓慢下降,而80 cm、100 cm深处土壤电导率变化历经较快、快速、缓慢下降三个过程。咸-淡水交替淋洗模式淡水淋洗阶段,前期不同深度处土壤溶液电导率基本保持稳定;随着淋洗水量的增加,由土表向下不同深度位置土壤溶液电导率先后经过快速下降和缓慢下降两个过程。咸-淡水交替淋洗模式咸水淋洗阶段,淋出液矿化度变化经过快速、较快、缓慢下降三个过程,直至下降到7.32 g L-1。淡水替换咸水继续淋洗下,前期淋出液矿化度保持稳定,当淡水淋洗水量增加到7 L(27.49 cm水层)时淋出液矿化度开始下降。咸-淡水交替淋洗模式咸水、淡水淋洗阶段结束后100 cm深土体土壤平均含盐量从初始的23.92 g Kg-1下降到5.92 g Kg-1和1.46 g Kg-1,咸、淡水淋洗水量分别为21.45 L和14.85 L,与对照淡水淋洗模式比较咸-淡水交替淋洗模式淡水节约率为25.38%。咸-淡水交替淋洗模式改良滨海盐土效果较好,且节水潜力较高,但相应需要更长的淋洗改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