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3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彭倩  周青 《中国农业气象》2007,28(3):285-288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La(Ⅲ)对紫外辐射(UV-B:0.15Wm-2,0.45Wm-2)胁迫下大豆(Glycine max)幼苗的δ-氨基乙酰丙酸(ALA)、胆色素原(PBG)、原叶绿素(酸)(Pchl)、原卟啉IX(Proto-IX)、镁原卟啉(Mg-Proto)等5种叶绿素(Chl)合成中间产物含量及Chl降解关键酶-叶绿素酶(Chlase)活性的影响,从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及降解角度诠释La(Ⅲ)对UV-B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绿素含量影响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La(Ⅲ)具有提高叶绿素生物合成中间产物——ALA(δ-氨基乙酰丙酸)、PBG(胆色素原)、Proto-IX(原卟啉IX)、Mg-Proto(镁原卟啉)含量的作用,促进Pchl(原叶绿素)转化为叶绿素,进而缓解UV-B辐射胁迫下中间产物PBG、Proto-IX和Mg-Proto的形成,使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受阻,受阻位点为ALA→PBG。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培实验法研究了稀土La(Ⅲ)对紫外辐射(UV—B:0.15Wm^-2,0.45Wm^-2)胁迫下大豆(Glycinemax)幼苗体内O2^-和H2O2积累、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变化和叶绿素(chl)光氧化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a(Ⅲ)可降低大豆幼苗体内的O2^-和H2O2含量、提高AsA—POD的活性,从而减轻光氧化作用对大豆幼苗chl的降解及对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而明确杂种优势的遗传机制将促进优良玉米新品种的选育, 但是截至目前其遗传机制仍然不清楚。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lx9801背景的昌7-2的单片段代换系为基础材料, 利用与自交系T7296的测交群体, 对昌7-2和lx9801对应染色体片段与T7296之间存在差异的杂种优势位点进行了分析, 共检测出64个不同穗部性状和产量的杂种优势位点(HL), 其中23个在2个环境中同时被检测到, 包括4个穗长的HL, 4个穗粗的HL, 4个穗行数的HL, 7个行粒数的HL和4个产量的HL, 并在多个染色体片段上鉴定出同时包含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杂种优势位点, 该研究为进一步解析玉米产量杂种优势形成的遗传机制奠定了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4.
5.
彭倩 《甘肃农业》2013,(9):32-35
作者就城市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生态环境概念逐渐引入城市生态、城市环境、城市生态系统、生态城市等概念及其内涵,依据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特点、原则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5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不同剂量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组各35例,均使用羟考酮复合丙泊酚麻醉,A组静脉推注羟考酮0.05 mg·kg-1、B组0.08 mg·kg-1、C组0.11 mg·kg-1,5 min后各组再推注丙泊酚1.5~2.0 mg·kg-1。观察各组患者丙泊酚用量、胃肠镜检查时间和苏醒时间及患者入室时(T0)、诱导后1 min(T1)、胃肠镜入镜时(T2)、胃肠镜过肝曲时(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观察患者低血压、呼吸抑制、注射痛、体动等麻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A组苏醒时间用时最长,B组用时最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T3时刻3组患者HR、MAP较T0时刻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C组患...  相似文献   
7.
镧对UV-B胁迫下大豆幼苗类黄酮影响:Ⅱ类黄酮成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相色谱法研究了La(Ⅲ)对紫外辐射(UV-B:0.15 W·cm-2,0.45 W·cm-2)胁迫下大豆(Clycine max)幼苗类黄酮成分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 mg·LM-1La能明显提高大豆幼苗的类黄酮含量但不改变其成分;UV-B处理下大豆幼苗类黄酮含量增加但机理与La(Ⅲ)不同,低剂量UV-B(0.15 W·cm-2)下大豆幼苗类黄酮成分无变化,而高剂量(0.45 W·cm-2)下其成分产生调整,合成更多种类的黄酮类物质;La(Ⅲ)UV-B处理组类黄酮含量同对应的UV-B处理组近似,惟在各自对应时段的增幅前者大于后者.表明La(Ⅲ)具有提高大豆幼苗类黄酮含量、缓解UV-B辐射伤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叶市场的分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分销策略研究时,有必要将代表性厂商的茶叶制品分为高级与中级,并分别对其进行分销策略分析。同时,需要将物流纳入到分销策略的研究视野之内,所以应从供应链系统来进行分销策略的构建。具体的分销策略包括:茶企采取自营物流加强与代理商的关系、茶企根据品牌优势合理的应用O2O模式、地方政府应牵头组建茶叶集货分销中心、茶企与销售终端展开深度合作助力促销。  相似文献   
9.
La与UV-B辐射胁迫对大豆叶片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稀土La(Ⅲ)对紫外辐射(UV-B:0.15Wm^-2,0.45Wm^-2)胁迫下大豆(Glycine max)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尤其是对叶绿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La(Ⅲ)处理下叶绿体中的类囊体片层排列整齐、有序、清晰;UV-B辐射胁迫下叶绿体内类囊体片层紊乱、膨胀甚至模糊不清,高强度UV-B辐射(T2)对叶绿体的影响大于低强度辐射(T1);而La(Ⅲ)能够影响UV-B辐射胁迫下叶绿体在细胞环境内的空间分布,减轻UV-B辐射对叶绿体外膜的破坏,使叶绿体内类囊体片层变得有序清晰,且对低强度UV-B辐射(T1)的缓解效果优于高强度(T2)。  相似文献   
10.
采用急性毒性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重稀土铽(Tb)对辣根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低浓度的Tb(Ⅲ)(<3mg·kg-1)略微刺激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酶活升高(P>0.05),高浓度时明显表现出抑制作用(P<0.05)。不同温度下,TbCl3对HRP的影响趋势大致相同,而相同浓度的Tb(Ⅲ)对HRP的影响幅度不尽一致,Tb(Ⅲ)=300mg·kg-1时,10℃、15℃、20℃、25℃、30℃、40℃处理的酶活分别为各温度条件下对照(CK)酶活的55.7%、66.8%、78.0%、50.9%、48.8%、37.5%,说明高温下,酶活变化幅度较大。根据实验结果运用几率单位法进行数据处理,比较24h-EC50的大小顺序依次为40℃(50.1mg·kg-1)>10℃(190.1mg·kg-1)>30℃(193.4mg·kg-1)>25℃(337.2mg·kg-1)>15℃(638.6mg·kg-1)>20℃(1185.9mg·kg-1),表明与常温相比,高温处理下的Tb(Ⅲ)对HRP毒性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