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国外甘著种质资源的引进对我国甘薯生产和甘薯育种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从美国和日本分别引进的南瑞苕和胜利百号两品种以及以这两个品种为主体亲本选出的一批以徐薯18为代表的优良品种,对我国甘薯的大幅度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引进的甘薯近缘野生种对拓宽甘薯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苏薯4号(原系号宁15-33),是我所选育的供食用和食品加工用的甘薯新品种,1992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具有鲜薯产量高、萌芽性好、品质优良、抗病性强和适应性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4×6的NCⅡ交配设计,对甘薯淀粉产量、干物产量、淀粉率、干物率、鲜薯重等1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配合力遗传效应分析,并对遗传力、亲子相关、回归和群体遗传变异系数等参数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所研究数量性状除结薯数外均以一般配合力遗传方差(Vgca)大于特殊配合力遗传方差(Vsca),但其在遗传总方差中的相对重要性因性状而颇有差异。亲子相关和回归系数的估值与广义遗传力在趋势上基本一致。淀粉率组合均值和F#-1高淀粉个体分布频率与中亲值密切正相关。由于育种群体中鲜薯重的遗传变异系数大于淀粉率并对淀粉产量具有更直接的正向线性效应,因此今后甘薯高淀粉高产育种应更有赖于对鲜薯重遗传潜力的开拓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5.
研究甘薯近缘植物,对阐明甘薯的进化以及选育甘薯新品种都具有重要意义.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苏联M.Г尤津就利用Ipomoea pamdurata和甘薯杂交,获得了种子.美国Martim F.W.Jhones A.和其他一些人都研究了甘薯属中的一些种,如:I.triloba,I.ramoni,I.tiliacea,I.trichocarpa,I.lac-nmosa,I.trilida等,并通过种间杂交,获得了体细胞染色体为120的甘薯属新种.日本的宫畸司、小林正等人自五十年代初期,先后从墨西哥、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地引进了I.littoralis(K233),I.bucantha(K221),I.trifida 3X(K222),I.trifida(K123、K177)以及另外一些甘薯属植物并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甘薯属植物的染色体基数虽然都是15,但不同种的染色体组却不相同,只有具有染色体组B的植物如I.littorais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甘薯加工业对高淀粉品种的需求,我们从52-45与栗子香杂交后代中选育出了高淀粉工业用品种淮薯3号。1982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列为推广品种。 主要特征特性 淮薯3号的顶叶、叶片、叶脉和茎蔓均为绿色,叶心脏形,蔓长中等,单株分枝数9~11个,薯皮浅红色,肉色淡黄,单株结薯数3~4个,具有干物率高、薯干和淀粉产量高、品质好、早熟和抗根腐病、黑斑病较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甘薯近缘野生种是甘薯育种的宝贵种质资源,也是甘薯基础理论研究的物质基础。现就国内外甘薯近缘野生种的研究概况作一综合介绍。一、国外研究概况对甘薯近缘野生种的研究大体分为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对近缘野生种性状观察及其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开展了近缘野生种分类、起源和演化的研究。第二,鉴定近缘野生种的特性,使之用于甘薯育种。本世纪50年代以来,西山、Jones、Mar-  相似文献   
8.
以4个杂交组合(徐薯18×南薯88、潮薯1号×苏薯5号、徐薯18×鲁薯6号、宁18-16×苏薯5号)为材料,研究育种群体大小、选择强度对育种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育种群体大小与选择强度的互作不显著。在相同的选择强度下,选择效果随群体规模的增大而提高。在相同群体规模条件下,育种效率随选择强度的放宽而提高,其中最高产量水平以10%的选择强度较好。  相似文献   
9.
为克服甘薯近亲杂交的遗传基础较为贫乏,杂交后代的产量或适应性一般不够理想的缺点,1981年起,采用以表现型为依据的远亲杂交.选用亲本品种计有:南丰,栗子香,52-45,南京92.亲本组合列如表1.  相似文献   
10.
甘薯产量结构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