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豫南冬小麦种植区位于黄淮平原冬麦区的南部边沿,与苏皖中南部冬麦区的气候条件相似。该区小麦生育期气候的特点,一是深秋及初冬时期的气候温暖,小麦营养体生长速度快,分蘖形成快,容易形成冬前旺长和后期倒伏的局势。二是入春以后气温回升快,到4—5月份气温高,且阴雨天较多,光照不足,昼夜温差小,不利于小麦的生殖发育,不利于灌浆成熟,造成种子饱满度差,产量低。三是中后期高温多湿,病虫害严重。  相似文献   
2.
玉米自交系性状的简易记载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玉米的种质资源是玉米育种的物质基础.所以玉米杂交种选育投入最大量的工作就是玉米自交系的选育以及对其特征特性的研究和利用.有什么样优良特征特性的自交系.就将有什么样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对自交系特征特性的研究并将其特征特性做好详细的描述和记录是玉米自交系选育工作中一项最重要也是最麻烦的工作。一般玉米育种单位都有上千或几千个自交系或自交系选育材料.要做好这方面的记载,工作量很大.全靠用工具度量是不容易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鲜食糯玉米一年三熟制的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鲜食糯玉米营养丰富,市场畅销,生育期较短,有利于一年三熟栽培。第一期2月2日大棚内加地膜播种.第二期4月21日左右播种,第三期7月9日左右播种,都可以获得较好的收成。  相似文献   
4.
驻玉309是河南省驻马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优质、高产、抗病、高抗逆为育种目标,于2001年用自交系驻07为母本,78599-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杂交种。2004-2005年参加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2006年通过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2007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玉米新品种驻玉30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选育经过1.1亲本自交系选育母本自交系驻07是用掖478×7922的F2代再与掖478回交后连续自交选育而成;父本78599-3是利用美国杂交种美78599选育而成的二环系。  相似文献   
6.
丝瓜早熟栽培品种·播期和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不同丝瓜品种前期产量、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 ,驻丝瓜 1号早熟大棚栽培产量高 ,经济效益好 ,适宜播期为 1月下旬~ 2月上旬 ,最佳栽培密度株行距为 40cm× 10 0cm。  相似文献   
7.
花生是豫南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传统优势农产品,就驻马店市区域,常年种植面积在15.3万~20万hm2,近几年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我国加入WTO,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该地区花生生产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优势和潜力还未发挥出来,针对花生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措施和对策,为以后花生生产、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豆就地加代育种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淮海大豆产区采用一年一季的传统加代方法,育成一个品种需10年左右,为了快出品种,减缓育种经费不足的,我们于1999-2000年进行了日兴温室早春种植加代、当年收后夏播和春、秋两季露地播种试验,旨在充分利用人工设施待人接物 没季节的光热资源,为大豆育种就地加代种植探出一条路子。试验证明,上述方法投资少,成本低。经去海南鳘逃走加代节省经费80%左右,可编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益。所得种子虫食率和病子粒减少,种植子质量提高。此项研究和应用对加快黄淮区优质大豆新品种选育具有一定的经济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冬春两季栽培平菇由于气候变化大,温湿度不易调控,如管理不当,容易产生畸形菇,影响商品的质量和产量。平菇畸形菇是怎样产生,又怎样防治呢?本文谈谈粗浅看法。1 瘤盖菇 菌盖表面出现瘤状或颗粒状突起,这是由于菇体发育时温度过低(4-6℃)时间过长,菌盖内外细胞伸长失调而成。预防方法是要根据不同品种加温、保温、控制好适宜温度,一般不宜低于10℃。  相似文献   
10.
豫南地区小麦玉米两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豫南地区生态气候条件多变,季节性旱涝灾害发生频繁,导致小麦玉米一些重要生长发育环节受到影响而减产.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关键性应对措施,如小麦栽培的控制与促进:控制早播,控制播种量,增施磷钾肥,促进小麦的灌浆和淀粉合成等;玉米的播种方式、施肥技术、田间管理等.夏秋两季作物的生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做好倒茬之间的收获、耕作和施肥等工作的衔接,也是小麦玉米双丰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