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9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7篇
  7篇
综合类   10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丰丽果     
在西非的塞内加尔,居住着一个始终以赤裸上身为风尚的族群,包括女性也不例外。这里的女性终生都以生儿育女为己任,在部族中的地位并不高,但在她们身上,却有着令全球女性都羡慕不已的优点--即使已经50多岁,但乳房依然拥有饱满、坚挺的完美状态。曾经有爱美的女性希望深入这个部族,找到该部族女人保养的“秘密配方”,但一次次无功而返,最后只能无奈地归因为“上帝赋予”--或许是上帝对西非女人皮肤黝黑的补偿,从而赐予了她们如此完美的乳房;抑或是西非女人独有的遗传基因,成就了这种美乳奇迹。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荔枝叶成分的工艺并探究其抗炎作用。以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溶剂浓度为考察因素,以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结合响应面法中Box-Behnken设计原理,优化荔枝叶成分的提取工艺。采用脂多糖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价荔枝叶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荔枝叶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甲醇浓度72%、液料比18 mL/g、提取时间7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荔枝叶成分的综合评分为88.99,与预测综合评分的84.53分相比误差较小。荔枝叶提取物可降低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导致的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释放量;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的表达也具有抑制作用;荔枝叶提取物能够上调Toll样受体4(TLR4) mRNA的表达量与下调核因子κB(NF-κB) mRNA表达量。研究表明,此试验方法简单、稳定可靠,为荔枝叶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绿色食品事业自1990年起步,至今已发展20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于2010年6月19日在京召开了绿色食品20周年座谈会,会议主旨是回顾绿色食品发展历程,总结发展成就与经验,分析和展望发展前景。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农业部原部长何康、  相似文献   
4.
赛默飞世尔科技携手戴安强强联合开创色谱质谱分析技术新里程戴安(Dionex)加入赛默飞世尔科技联合色谱质谱技术交流会2011年6月15日在北京举办。此次技术交流会是戴安正式加入赛默飞世尔科技后的首场联合技术报告会,首次与业界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旨在以新形象展示给广大用户,并让更多的用户充分了解赛默飞世尔与戴安的联合将会为其带来更多技术及便利的价值体验,向用户介绍先进的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6.
技术市场调研的必要性长期以来,科技情报的研究偏重于对某项新技术的国内外水平、发展趋势及动向的研究,而忽视对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前景的分析与预测。这样,情报的分析研究往往因为脱离国情,脱离经济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职业学校专业课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现状,认真总结了几年的教学经验,认为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兴趣中增长知识,是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和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阿拉尔地区新疆杨枯死林分的调查,认为新疆杨枯死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在国内发现的1种新害虫——克里角梢小蠹Trypophloeus klimeschi Eggers成虫、幼虫危害所致。同时,对其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初步观察,为今后进一步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西印度洋是海洋捕捞作业的重要海域,分析捕捞方渔获种类组成和渔获量是评价渔业资源利用状态的基础,也是确保其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支撑。本研究根据FAO提供的1950-2019年西印度洋海域渔获量数据,采用优势分析(Dominance analysis),分析了70年间主要捕捞方渔获种类和渔获量组成,比较不同时间序列下主要捕捞方和种类对渔获量的贡献率。研究表明,西印度洋海域渔获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根据突变点检测及渔获量增长趋势可划分为1950-1982年、1983-2005年和2006-2019年三个阶段。研究分析表明,各阶段累计渔获量前十的渔获种类、捕捞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长头小沙丁鱼(Sardinella longiceps)累计渔获量为最高,鲣、黄鳍金枪鱼等种类渔获量对总渔获量的贡献度较高;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等是沿海国和地区各阶段渔获量最高的捕捞方,西班牙、法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省等是非沿海国和地区渔获量最高的捕捞方,对各阶段印度洋西部海域总渔获量的贡献度基本都超过10%。。研究认为,基于印度洋西部海域渔业资源开发现状及其潜力,各主要捕捞国家和地区应该降低捕捞努力量,养护已过度开发的经济种类,增加对资源量丰富的短生命周期种类的开发力度,确保印度洋西部海域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渔业专题电子海图的标准化生产与应用,本文以IHO S-57国际电子海图标准为基础,通过分析海图数据模型和数据结构,以及渔业专题信息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扩展了数据集信息记录中的数据集标识字段,定义了海洋渔业专题电子海图产品的编码规则,在物标和属性类目中增加了渔业专题物标和专题属性,并添加了部分专题属性项(值),从而设计了渔业专题电子海图的数据结构。研究成果将有利于整合、共享与应用海洋渔业信息,促进渔业专题电子海图产品的研发与生产,为渔业生物资源研究与利用、渔业生产与管理以及海洋渔业经济发展等提供规范化信息服务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