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29篇
园艺   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威优77产量构成因素及其调控因子的探讨朱邦彤(三明市农科所)本文对V77的产量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籍以探明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四因素在产量构成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同时探讨各因素决定时期茎菜数、植株N、P、K含量,A/B值、干物重、倒二叶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加工专用型辣椒已经成为三明地区农村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但是我市加工专用型辣椒品种比较单一,适宜加工辣椒品种较少,严重限制了我市辣椒产业的发展。为了筛选出适合在三明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加工专用型辣椒品种,我们特从国内外引进了4个辣椒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优99(原名U09)是三明市农科所采用籼粳杂交的方法育成的优质、抗病早稻新品种,它是通过鉴定26/ME300/M901S杂交选育而成。具有丰产性好、抗性强、米质优的特点。1999年在福建省第二届优质品种(组合)招标会上中标。已列为三明市2000年的重点示范优质稻品种。  相似文献   
4.
5.
我国杂交水稻产量取得了新的突破,品质育种也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杂交水稻雄性不育系育性稳定性尚未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许多育成的不育系尽管具有很好的特性,但因育性存在不稳定,使得生产上存在很大风险,从而限制或降低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价值。为此,我所采用育性稳定、米质较好、抗性强的保持系688B和福伊B,经3a6代的测交,择优回交,转育成育性稳定具配合力较强的优质三系不育系九丰A。1选育过程1998年早季在沙县以688为母本,与福伊B杂交,晚季种植F1代,其后用系谱法选育至第4代,从中选育优良株系10个,进行测交,经多代连续择优回交,至2003年…  相似文献   
6.
选用5份籼稻恢复系和6份长穗大粒种质资源,按照NCII交配设计,对7个产量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结果表明,所考查的7个产量性状的遗传受亲本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影响,基因加性效应起主要作用。除了株高、结实率、丛有效穗、单株产量外,其他性状的遗传表达受长穗大粒种质资源的影响较大。丛有效穗、单株产量除了受亲本特殊配合力的影响外,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株高、千粒重的狭义遗传力较高,可早代严格选择;主穗长度、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丛有效穗、单株产量狭义遗传力较低,早代选择效果不佳。CD-1在多个性状上一般配合力最好;CD-4、CD-5可作为大粒型育种的农艺亲本。R527× CD-3作为选育大穗或重穗型亲本的优异组合;多系一号× CD-4作为选育多穗型亲本的组合;R527× CD-1作为选育大粒型亲本的组合。  相似文献   
7.
8.
“明研一号”是我所以自交系HE1-1-3-4-2为母本,与自交系HE2-2-3-1-4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具有早熟、高产、果皮翠绿鲜亮、肉质甜脆、风味佳、商品性好、连续座果率强等特点,该品种2006年5月通过福建省非主要农作物蔬菜专业组鉴定。1品种选育过程1.1亲本选育1998年秋  相似文献   
9.
1品种选育“福贵”为我所从泰国青迈亚洲蔬菜研究中心育种基地引进的西洋南瓜高代材料L05经多代自交、单株选择,优选的自交系L05-1-3-5为母本,与另一个从泰国青迈亚洲蔬菜研究中心育种基地引进的西洋南瓜高代材料L06经多代自交、单株选择,优选的自交系L06-4-3-6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肉质紧细、  相似文献   
10.
从开拓不育系新质源、扩大保持系遗传基础、改进不育系选育方法和转变不育系育种目标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中国在水稻籼型三系不育系选育中取得的进展,提出了水稻籼型三系不育系育种的主攻方向,认为围绕不育系的综合育种目标,应用常规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技术,进行种质创新及亲本遗传背景改良是今后水稻籼型三系不育系育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