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特色小镇是福建省在新经济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推动群众创新,加快区域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漳州市天宝镇培育产业型特色小镇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提炼出产业型特色小镇坚持规划引领、践行生态理念、打造特色品牌、推动产业融合的培育路径,以推动天宝镇在培育产业型特色小镇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运用机会和优势,规避风险,提高小镇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但与此同时出现了诸多问题,聚焦于福建省产业型特色小镇,将惠安石雕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该文立足于福建省具有发展创意农业的诸多优势条件与有利政策,结合福建省创意农业发展现状与潜力,进行福建省创意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并提出推动福建省创意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凸显.而生态是乡村最大的发展力量,如何让生态资源从经济发展的掣肘变成经济发展的助力,这一问题值得研究.该文以台湾地区南投桃米社区生态修护为例,从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利用生态产业发展带动产业升级等方面探讨了福建省乡村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作为当前国家重要的战略部署,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是推动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抓手,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该文基于利益联结视角对福建茶叶现代农业园发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新模式的利弊,总结了漳平市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民等4个主体的特点以及国家现代产业园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实现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有效建设,助推福建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该文在分析福建茶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基于休闲农业的研究视角,提出充分挖掘与茶文化有关的资源、注重农耕文化体验、融入民俗风情等福建茶文化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7.
生态农业是推动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结合每个地区的发展现状并因地制宜地进行功能定位、明确建设重点对于生态农业效益的提升将有显著促进作用.本文以中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福建省为研究区域,从自然资源、农业发展、城市建设3方面共15个指标构建福建省生态农业功能分区指标体系,结合各市公布的《统计年鉴》(2011—2018年)以及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农业厅等相关部门所发布的政府统计公报,求取各指标数据均值,以此作为数据样本并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进行生态农业功能区划.结果表明,福建省生态农业功能分区大致形成山区城市组合、沿海城市组合与经济特区分别聚合成类的三区布局,整体呈现"一心、两区、多翼"的生态农业功能分区格局.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大量指标数据变化规律来探讨福建省生态农业发展态势在时间维度上的总体特征,以及各功能区的区划成因.最后,基于聚类结果进一步将三区定义为沿海都市现代化生态农业功能区、山区城市特色生态农业功能区和滨海特区休闲生态农业功能区,并对各个功能区的优劣势及未来发展定位做深入分析,提出建设重点,以期能为福建省生态农业统筹规划、联动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乡村治理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点,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治理有效与否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立足乡村振兴的大背景,选取福建省乡村治理作为研究对象,对乡村治理有效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提高福建乡村治理能力,实现乡村治理有效的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相似文献   
9.
采用层次分析法,从遗产地基础条件、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和遗产地价值3个方面选取11个评价指标,构建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发展潜力评价体系,通过德尔菲法获取专家权重赋值,对指标进行计算,并进行结果分析。最后根据结果,对福建省农业文化遗产地休闲农业开发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休闲农业资源、改善遗产地交通条件、注重农业文化遗产地价值特征、创新休闲农业形式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独立学院所服务的区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对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人才培养环境进行分析,认为独立学院专业教材建设应贴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贴近专业对接产业需求、贴近职业岗位技能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为例,提出搭建专业教材建设框架、组建教材建设团队、构建多维立体教材建设体系等方面的独立学院农林类专业教材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