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中国粮食不仅没有过剩,而且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目前普遍认同的"紧平衡"是持续政府高强度支持政策下的假性均衡】核心观点:1.当前普遍认同的粮食供求"紧平衡"是存在市场扭曲的假性均衡,实则为不平衡,存在巨大需求缺口。2.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人口大国,供与求的内涵在不断发展变化,不平衡是常态,平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粮食安全和国内农业发展的影响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近期,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联系多位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解读。从粮食安全、供应链、农产品贸易、宏观经济等方面,专家们提出了抓好粮食和生猪生产、及早谋划紧缺农产品采购、促进农产品出口、加强国际粮农治理、做好中长期政策储备、提高乡村振兴基建投入等建议。现将专家观点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由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渐进调整与改革的转轨时期,尤其是我国区域辽  相似文献   
4.
2008~2020年我国奶类供给与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类生产是我国动物性食品生产的弱项,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次要地位.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主要居民聚居区没有食用奶类的传统,奶类生产和消费集中于边疆牧区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乳品加工业不是我国传统食品产业,发展历史较短.近年来,受到多种外在因素的冲击,我国居民传统饮食习惯逐渐改变,奶类消费遵循"沿海到内地,北方至南方"的地域轨迹逐渐扩展.消费水平的提高,拉动了各地奶类生产,为我国奶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WTO框架内农产品供求均衡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国家农产品供求特点不同,奉行的贸易政策也不同,因此各国政府在维持本国农产品供求均衡中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自然各异。但总的说来,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价格、补贴、税收等手段保护农民利益,直接或间接干预生产或市场流通、控制进出口贸易;利用完善的信息收集和发布体系保障农产品顺利的生产和流通,为农民的生产提供正确及时的指导;在各具特色的农产品流通体制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流通渠道和流通形式,在地区之间、国家之间调节农产品供求。一、农业财政政策:维持农产品供求均衡的重要手段农业在任何市场化国家和地区,都不可能独立于市…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中的贸易与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持续发展使得贸易与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新热点。本文阐述了贸易、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自由贸易对环境的负面效应、正面效应以及环保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对贸易与环境的协调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关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政策展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朱信凯 《农业展望》2009,5(1):27-31
技术层面政策措施的目的,主要是为启动市场所需的农村社会经济制度创新提供背景与平台;政策层面政策措施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渐进式改革,创立新的制度规则以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对这两个层面的政策进行多侧面深入理论分析.详细地展望了关于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8.
朱信凯 《农业展望》2011,7(5):54-58
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在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之上成功实现软着陆,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在拉动内需中崭露头角。然而,农民面临的风险收益不平衡尚未改善,其消费观念固有的路径依赖仍未打破,农村消费市场的分散性尚未克服,农民面对的流动性约束仍未缓解等问题均制约着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根本途径,而发展新型消费方式、有针对性地刺激农民消费也是短期内较为有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生态旅游农业发展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从国外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论述了生态旅游农业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及其他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就典型案例分析提出笔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