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尾银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7):54-54,107
以优选辣木的茎段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其诱导、增殖、生根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种类是影响辣木诱导和增殖最关键的因素,辣木诱导最适培养基组合是改良MS+6-BA0.5 mg/L+NAA0.2mg/L+蔗糖30g/L,诱导系数可达2.93倍;增殖最适的培养基是改良MS+6-BA0.3 mg/L+KT0.2 mg/L+NAA0.1mg/L,平均增殖系数达到3.46倍;在1/2改良MS+NAA0.1 mg/L+IBA0.2 mg/L+蔗糖25g/L+卡拉胶6.5g/L培养基上均能获得健壮的生根苗,生根率达90%以上,且植株和根系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适用于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花香物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的内参基因,本研究从建兰‘小桃红’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筛选出ACT、GAPDH、EF1α、TUA、TUB、CYP、UBQ和ADF这8个常用的内参基因作为候选内参基因。以建兰‘小桃红’的不同花期(小蕾期,中蕾期,大蕾期,初开期,盛花期,衰败期)和盛花期不同花器官(萼片,花瓣,唇瓣,合蕊柱)为实验材料,利用RT-qPCR技术分析候选内参基因在不同样品中的表达量,并结合内参基因稳定性分析软件对候选基因表达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候选内参基因中,TUB的稳定性最高,可作为建兰‘小桃红’花香物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的最适内参基因。  相似文献   
3.
收集45个莲瓣兰(Cymbidium tortisepalum)主栽品种,对29个表型性状进行数据收集。计算性状变异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及聚类分析探究莲瓣兰品种间亲缘关系及遗传差异大小。结果表明:45份材料各性状的变异幅度为10.1%~133.1%,具有丰富的遗传差异;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共得到7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要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高达75.461%,其中第一和第二主成分主要代表了花部综合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都具有相关关系,其中93对性状显著相关,65对性状极显著相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欧式遗传距离15时可将45份莲瓣兰分为3个类群。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以优选红千层新萌发的嫩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快繁。结果表明:红千层的启动培养基以MS+6-BA1.0mg/L+NAA0.2~0.3mg/L最为合适;增殖培养基以改良MS+6-BA0.6mg/L+KT0.2mg/L+NAA0.2mg/L较好;生根培养基以改良1/3MS+NAA0.2mg/L+IBA0.25mg/L+Ac0.15g/L为最佳,生根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5.
‘玉女丹心’是以莲瓣兰‘白雪公主’为母本,建兰‘冠年’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兰花新品种。株形似父本‘冠年’,具有“三星蝶”特征,外三瓣白色透明,易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和分株繁殖,单枝着花3 ~ 9朵,花葶平均长23.7 cm,有清香,温室栽培6月下旬始花,花期80 ~ 100 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