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优936是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籼优质水稻新品种,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组合已被大面积推广利用,现将亲本繁育和制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植苎麻地膜覆盖增产效果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麻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增产,保温,保湿效果,具有提高苎麻株高,茎粗,有效株和抵御干旱,低温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能够实现当年育苗,当年移栽,当年高产达100kg/667m^2的目的。地膜覆盖还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抑制病虫,杂草的发生。此技术应是丘陵山区大面积推广新麻“三当”的高产栽培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与江苏丰县人民政府举行“绿色产业示范区”建设签字仪式,这是该组织在江苏省建设的第二个示范区。 近两年, 地处黄泛冲击平原的丰县,顺应市场经济新形势,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目前粮经比已达到4∶6,实现了由粮棉大县向果蔬大县的转变,农副产品200多次在国内外获奖,还创建了115公里的沿中高效农业示范带和废黄河──大沙河流域百里旅游农业观光带,围绕3.2万公顷连片果园、3.87万公顷蔬菜及畜牧、粮棉四大支柱产业,构建了以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新格局。该县落实多种有效措…  相似文献   
4.
苎麻是我国的特产,作为优良天然纤维经济作物种植和利用,多年来为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和财政增税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以来,受环保、国际金融危机和农产品补贴不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纤维利用为主的苎麻产业遭受重创,进入历史低谷:加工企业纷纷关闭或转产,麻农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苎麻种植面积大幅萎缩.  相似文献   
5.
根据杂交苎麻‘川苎11’的生育特性、肥水需求规律,结合多年试验研究结果、高产示范经验,提出其平均667m^2新栽麻原麻产量100kg、成龄麻原麻产量250kg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杏鲍菇是中温偏低类型的食用菌,因其菌柄基部具有杏仁味而出名。杏鲍菇因具有丰富的营养,并有抗癌、降血脂、润肠胃、美容等功效,故获“平菇王”的美誉,是一种珍稀食用菌。现介绍一种将玉米芯粉碎后,在秋冬季节栽培杏鲍菇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智慧农业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有力手段,是政府产业政策实施的重要方式。本文在了解当前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网络资料收集等多种形式,分析了当前达州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探索适宜达州地区的农业信息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根据苎麻的生育特性和雄性不育的特点,分析了杂交苎麻亲本繁育与杂交种子生产的特异性,详细阐述了杂交苎麻亲本繁育、保种及杂交种生产技术,提出了建立科学的种源供应体系、培育健壮麻苗、加强杂交苎麻种源繁育与监督管理等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苎麻生育特性和雄性不育特点,从亲本材料的保存、亲本材料的繁育阐明了苎麻雄性不育杂交亲本的繁种技术;从制种地的生产条件、制种区域的安全隔离、制种麻园的栽培管理论述苎麻雄性不育杂交种子生产技术;建立科学推广体系、培育健壮麻苗、加强种源监管成为苎麻雄性不育杂交种子的推广措施.  相似文献   
10.
达州是我国重要的苎麻主产区.本文分析了当前达州苎麻产业的种植、加工现状,存在困境与独特优势,提出了开发苎麻在水土保持、土壤修复、副产物饲料化和食用菌基质化等多功能利用并举的产业发展思路,针对现状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加大扶持力度、推广普及先进科学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