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9篇
  13篇
综合类   3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设施果园自动对靶精准变量施肥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目前果园条施肥过程中缺乏精准变量对靶施肥装置的问题,该研究研制了一种排肥轮槽口体积可根据果树目标施肥量及冠层直径大小自动调节,排肥轮转速随施肥车速自动变化的果园精准变量自动对靶施肥装置与控制系统。该装置采用外槽轮式结构,槽口体积可连续调节自动变化。采用激光雷达传感器实时探测果树冠层位置,使用霍尔传感器检测施肥车行驶速度,以STM32F407VET6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控制器。分别以尿素、复合肥、有机复合肥3种颗粒肥料为试验材料,标定了不同排肥轮槽口开度在不同排肥轮转速下的排肥量,单个槽口排肥量与排肥轮转速呈负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不小于0.93;建立了单棵果树目标施肥量与排肥轮转速、施肥车速、槽口体积以及果树冠层直径4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及排肥轮转速控制规则。室内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单棵柑橘树实际施肥量与给定目标施肥量相对误差最大为5.17%,变异系数最大为1.47%,可在施肥车速变化情况下准确施用不同颗粒肥料。大棚柑橘果园自动对靶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单棵柑橘树实际施肥量与给定目标施肥量相对误差最大为4.83%,变异系数最大为6.96%,且施肥均在果树冠层直径范围内完成。该装置能够根据果树冠层直径大小对靶按需施肥,适应不同种类颗粒肥的少量或较大量定量施肥,满足不同大小果树不同需肥量的精准变量自动施肥要求。  相似文献   
2.
锂电池组为单一动力源的电动微耕机在丘陵山地复杂多变的作业工况中,锂电池频繁瞬时大电流波动放电,严重影响锂电池的能效及寿命,本文将超级电容应用在电动微耕机上构成复合电源,并对该复合电源的参数匹配及能量分配策略进行了研究.结合电动微耕机实际作业情况,设计了逻辑门限控制策略,控制系统以主控芯片STM32F103为核心,使用C语言编程,对单一锂电池电源和复合电源两种工作模式下磷酸铁锂电池的工作电流、功率、温度、容量衰退速率等进行了试验与分析.田间试验表明,在一定土壤条件下,复合电源工作模式与单一锂电池电源相比,针对电机不同转速和不同地块,磷酸铁锂电池电流平均波动范围分别缩减14.37,13.07,14.3,15.23,13.77A,平均峰值功率分别下降43.6%,75.2%,77.4%,76.4%,60.3%.由于超出阈值的部分大电流由超级电容补充,磷酸铁锂电池输出电流变平缓,使磷酸铁锂电池组免受突变大电流的冲击;复合电源中磷酸铁锂电池组平均温升相较于单一电源锂电池组分别下降0.13,1.48,1.67,2.26,3.45℃;在试验作业时间内,复合电源中磷酸铁锂电池组平均容量衰退速率分别下降2...  相似文献   
3.
为降低丘陵山地复杂环境作物信息地面采集设备人工多次移动架设的劳动强度,提高信息采集效率,研究设计了一种自动水平调节平台,用于丘陵山地中作物信息数据采集设备的搭载.利用旋量理论和运动学原理,建立了平台机构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控制系统和程序,进行了样机试制和室内、室外试验.试验表明,在最大负载、最大坡度范围内,最大静态调平误差小于0.3°,最大动态调平误差小于3°.平台能够较好满足搭载光谱与图像等设备在丘陵山地±15°坡角采集作物信息时的自动调平需求,能够同时调节俯仰方向和横滚方向角度,与现有调平平台只有俯仰调节功能相比,该平台更符合丘陵山地场景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CNN的小麦籽粒完整性图像检测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快速、准确识别小麦籽粒的完整粒和破损粒,设计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小麦籽粒完整性图像检测系统,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检测中。采集完整粒和破损粒两类小麦籽粒图像,对图像进行分割、滤波等处理后,建立单粒小麦的图像数据库和形态特征数据库。采用LeNet-5、AlexNet、VGG-16和ResNet-34等4种典型卷积神经网络建立小麦籽粒完整性识别模型,并与SVM和BP神经网络所建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VM和BP神经网络所建模型的验证集识别准确率最高为92. 25%; 4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明显优于两种传统模型,其中,识别性能最佳的AlexNet的测试集识别准确率为98. 02%,识别速率为0. 827 ms/粒。基于AlexNet模型设计了小麦籽粒完整性图像检测系统,检测结果显示,100粒小麦的检测时间为26. 3 s,其中,图像采集过程平均用时21. 2 s,图像处理与识别过程平均用时为5. 1 s,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6. 67%。  相似文献   
5.
电磁场对绿豆萌芽的超弱发光和腺苷三磷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1000v/cm,500v/cm静电场和0.1T,0.2T恒磁场对绿豆萌芽的超弱发光强度以及腺苷三磷酸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6.
甘蔗收割机刀盘高度自动调节系统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在南方丘陵山区,地势起伏大,甘蔗收割机在收割过程中,刀盘不能随着地形变化自动调整高度,无法在合适的位置进行甘蔗切割,造成切割质量差及影响甘蔗第二年发苗和刀具损坏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设计了一种地面高度检测装置,能够测量出甘蔗垄的相对高度,并利用液压控制系统模拟甘蔗收割机的割台部分,配合检测装置进行了切割刀盘的仿地形自动升降测试.结果表明:地面高度检测装置的最大误差为6mm,采用了该检测装置的刀盘高度自动调节系统误差为9mm,能够满足生产使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土壤含水率的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含水率检测对于实现现代农业中的精确灌溉、节约水资源等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综述了目前国内常用的土壤含水率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包括烘干法、张力计法、中子仪法、介电法和红外光谱法等;同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土壤含水率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国内相关技术人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纳米TiO2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对比研究了玻璃纤维、多孔硅胶、SiO2、分子筛等作为载体材料对纳米TiO2的固定,比较了各种材料对纳米TiO2的负载量及负载条件,相对来说,玻璃纤维的负载量最大.以甲基橙为模拟物,测定了各种固定化纳米TiO2的光催化性能,负载量最大的玻璃纤维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9.
ABA对杂交稻幼苗抗冷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杂交水稻幼苗3℃胁迫36h后,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和ATP含量明显下降,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膜透性增大,当用10^5mol/LABA预处理幼苗后,SOD活性和ATP含量下降受到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减弱,膜透性降低,同位素示踪表明,ABA使幼苗SOD活性增强的原因是促进了SOD的再合成,而不是激活其活性,同时证明,膜脂过氧化与SOD活性的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0.
近红外光谱(NIR)技术在线检测土壤养分含量是精细农业研究热点之一.土壤水分在近红外波段具有较高的吸收系数,处于波动状态的土壤水分,直接影响NIR技术检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预测精度.四川、重庆地区紫色土中有机质含量较低,比土壤水分最大有一个数量级的差异.利用BRUKER公司的MPA傅里叶近红外谱仪对不同含水率的紫色土壤进行了近红外光谱扫描,分析水分对近红外光谱检测紫色土壤有机质含量模型精度影响,提出了一种消除土壤水分对紫色土壤有机质含量预测影响的方法.近红外光谱扫描显示,在同一有机质含量水平下,含水率增加,光谱吸光度呈非线性上升趋势,直接利用光谱数据建立的偏最小二乘法(PLS)模型,在较高水分条件下,模型精度低;在遗传算法选择的波数区域,用二次多项式拟合紫色土壤含水率指数对近红外扫描光谱吸光度影响,其相关系数在0.95~0.97之间;将一定含水率下的近红外光谱吸光度折算为干土条件下吸光度,再利用PLS法建立近红外光谱有机质含量预测模型,与原有模型相比预测精度得到显著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有效消除紫色土壤水分对近红外光谱检测其有机质含量预测影响,为不同水分条件下近红外光谱在线检测紫色土壤有机质含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