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2.
含原子运动多光子J-C模型中热纠缠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共生纠缠度研究了舍原子运动的多光子Jaynes—Cummings模型中原子与腔在有限温度下的热纠缠态.结果表明,存在一个临界温度,当环境温度高于该临界温度时,原子和腔场之间将没有任何纠缠,临界温度随耦合系数及原子跃迁时吸收和发射的光子数的增加而增高.并且随温度的升高,共生纠缠度减小.对于典型的实验数据,临界温度大约在10^-5K数量级.  相似文献   
3.
以油茶籽壳为原料,选择磷酸为活化剂,研究油茶籽壳活性炭的制备工艺。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液料比、炭化温度、活化温度、活化时间4个显著因素,再通过正交试验对油茶籽壳活性炭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选定活化剂磷酸的质量分数为60%,炭化时间为140 min时,制备油茶籽壳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液料比3.0∶1,炭化温度200℃,活化温度550℃,活化时间60 min,活性炭产品的亚甲基蓝吸附值可达10.5 mL/0.1 g,碘吸附值为1 461 mg/g,以上2个指标均达到木质净水用活性炭中的优级品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利用兰州放射性束流线(RIBLL)测量反应总截面的方法.该方法将束流线的前半段作为所需放射性核的传输和选择,将反应靶置于束流线的中间焦点处,使我们在反应靶前和靶后都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粒子.将该方法得到的截面值与传统ΔE-E方法得到的截面值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该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5.
以W/O型猕猴桃籽油微乳液(含油量24.32%)为原料,研究其氧化稳定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Schaal加速氧化试验分析其氧化稳定性,通过测定还原力与对O_2~-·,DPPH·,ABTS+·和·OH体外模型的自由基清除率,探讨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过氧化值(POV)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但较普通猕猴桃籽油更具稳定性;猕猴桃籽油微乳液的还原能力,以及对O_2~-·,DPPH·,ABTS~+·,·OH的清除率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质量浓度达到15 mg/mL时,猕猴桃籽油微乳液对O_2~-·清除率达到87.57%,且对·OH的清除率明显高于VE,呈现出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共生纠缠度研究了含原子运动的多光子Jaynes-Cummings模型中原子与腔在有限温度下的热纠缠态. 结果表明, 存在一个临界温度, 当环境温度高于该临界温度时, 原子和腔场之间将没有任何纠缠, 临界温度随耦合系数及原子跃迁时吸收和发射的光子数的增加而增高. 并且随温度的升高, 共生纠缠度减小. 对于典型的实验数据, 临界温度大约在10-5K数量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