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广西汛期2次暖区暴雨成因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加深对华南暖区暴雨的认识,提高此类暴雨的预报准确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广西中尺度站逐时雨量资料及NCEP1°×1°格点再分析资料,对广西2015 年5 月14—15 日(简称“5.14”)和6 月13—14 日(简称“6.13”)2 次暖区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 次过程均发生在850 hPa 一致的偏南气流中,暴雨发生前有不稳定能量的积蓄,低层925~850 hPa 较强的垂直风切变加强了对流系统的发展,中尺度地面辐合线是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机制。所不同的是:“5.14”暴雨过程期间副高加强西伸,中尺度对流系统呈现出准静止的特点,对流云发展旺盛,属于积状云为主的混合降水回波;锋前?型高能舌区较为宽广,低空急流强盛且伸展高度较高,有利于大气中低层水汽的输送以及垂直运动的发展。“6.13”暴雨过程期间副高减弱东退,“列车效应”造成持续降水,对流回波伸展高度较低,属于层状云和积状云混合降水;整层高湿的环境降低了蒸发率,有助于出现范围较大的降水。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播期对桂中地区晚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野香优莉丝为晚稻试验材料,于2022年在广西柳州市郊沙塘镇沙塘村进行分期播种试验,共设置4个播期,比较了不同播期下晚稻的发育期、株高、干物重及产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在前期营养阶段,S1-S4所需时间基本相同,在生殖阶段,S3、S4需时较S1、S2明显变长;S1、S2的株高和地上总干物重明显高于S3、S4,S1、S2的产量因素明显优于S3、S4;然而,S1、S2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桂中地区晚稻于7月上、中旬播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差异不大,但在7月下旬播种生长发育较差,产量偏低,甚至有可能绝收,为充分利用光温资源,缓解双抢压力,晚稻在桂中地区于7月中旬播种较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