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42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38篇
  33篇
综合类   351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5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秋转 《茶业通报》1992,14(4):9-11
茶叶不仅是我省的一项重要经济作物和传统出口商品,而且也是种植业产品中最具有出口创汇优势的拳头商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的茶叶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但与有些产茶省相比,我省的茶叶生产水平还不高,发展速度也不快,经济效益欠显著。为使我省茶叶生产在“八五”期间再上新台阶,本文仅就我省茶叶生产的主要途径作一研讨。一,加快茶树良种推广和应用 1.实现茶园良种化是实现茶叶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根本途径。实践证明,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对发展我省茶叶商品经济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如东至茶树良种繁殖示范  相似文献   
2.
鱇浪白鱼是抚仙湖特有土著鱼类,它以独特的鱼性、鲜美的风味和古老的“车水捕鱼”极负盛名。经过多年的研究,抚仙湖鱇浪白鱼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在海口镇河谷地带,已发展连片的鱇浪白鱼流水养殖鱼池150×667m^2,年产商品鱇浪白鱼15t,经济效益可观。介绍了鱇浪白鱼流水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3.
房威  朱安  李杨  张志转  朱永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F0002-F0002,F0003
对学科影响指标反映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情况、与其他评价指标之间的联系、在期刊学科分类工作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海南省历史疫区猪链球菌Ⅱ型的流行及分布情况,选择东方、文昌、儋州及白沙4个历史疫情市县,针对中小规模养殖场及散养户开展了血清学调查和生物安全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涉及4个市县的29个养殖场点,包含中小规模场9个、散养户20个;共检测猪血清样品307份,检出阳性95份,个体阳性检出率为30.94%(95/307),检出阳性场点17个,群体阳性检出率为58.62%(17/29)。4个市县中,群体阳性检出率介于28.57%~85.71%,个体阳性检出率介于4.00%~84.15%,不同市县间差异均显著(P 0.05);不同场点中,中小规模场的群体阳性检出率(77.78%)高于散养户(50.00%),但个体阳性检出率(28.29%)低于散养户(36.27%),差异均显著(P 0.05)。被调查养殖场户的生物安全状况不佳,35.7%的场点人员随意进出,仅21.4%的场点设有车辆出入消毒设施,定期组织培训的场点仅占21.4%。结果表明,海南省历史疫情市县的猪链球菌Ⅱ型污染面广,防控效果不理想,疫情传播风险较高,尤其是疫情多发地区和散养户。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加大防控力度,加强养殖人员技术培训和指导,提升养殖场点生物安全水平,减少疫情发生。本调查为今后海南省猪链球菌病防控提出了可行性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5.
以紫草科植物新疆软紫草(Arnebia euchroma)和假狼紫草(Nonea capsica(willd.)G.Don)为材料,翻译延伸因子EF1a为内参基因,利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semi-RT-PCR)技术,对2种紫草植物中γ-亚麻酸合成关键酶基因△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在紫草植物的叶、茎、根中均表达,在低温诱导不同时间后紫草植物叶片中△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的表达有所增强。气相色谱分析显示,其产物γ-亚麻酸在低温下积累,推测紫草科植物叶片中△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表达量增加可能与适应低温胁迫的逆境有关。  相似文献   
6.
李杨  朱安  张志转  朱永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F0003-F0003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对《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进行分类,以明确其性质和学科归属。研究表明,《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学术性为主,林业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的56.52%,其余学科文献量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林业类专业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7.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进行分类。结果发现,《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刊登的论文以学术性为主,林业类文献达到文献总量的46.78%,其余学科文献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林业类专业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8.
5%调环酸钙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喷施调环酸钙可显著降低株高和缩短节间长度,提高抗倒伏能力,但随着药量的增加,株高逐渐降低,第1、2节间长度逐渐缩短,穗粒数和结实率降低,导致产量降低,试验证明5%调环酸钙在水稻上的适宜用量为450g/hm^2,具有防止水稻茎秆倒伏、增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湖南主要油茶产区茶角胸叶甲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基本弄清湖南省主要油茶产区茶角胸叶甲Basilepta melanopus Lefevre的发生情况,并寻找有效防治药剂,于2012年5月9日至25日,调查了衡阳地区耒阳市和常宁市油茶林茶角胸叶甲发生情况,并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显示:该虫危害油茶苗圃、1~3年生新造林、成熟林、老龄林与采穗园。以老龄林受害最为严重,株平均密度在40头以上,每枝叶片孔洞数达250个以上,受害株率90%以上;其次为1年生新造林,株平均密度在23头以上,叶片孔洞数平均达到150个/株,受害株率达到75%以上。对新造林危害时间集中在5月17—19日,可致使新造林油茶大量新梢叶片枯黄、掉落。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 000倍防治效果最佳,不但触杀效果明显,而且持效性较好,1,3,7,10 d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8.27%,96.55%,100%,100%。  相似文献   
10.
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中国水土保持科学》进行分类。结果发现,《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年刊登的文献以学术性为主,农业基础科学类、农艺学类文献分别占当年发表文献总量的63.38%、49.30%,其余学科文献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同时归类为农业基础科学类和农艺学类专业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