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粱新品种锦杂100是锦州农科院于1995年组配的杂交种.2004年3月通过全国高粱鉴定委员会鉴定.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目前国内旅游类BOT项目特许协议的含义和法律性质,探讨了目前该类特许协议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诸如政府保证、BOT立法、投资收益等法律障碍,并依据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关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3.
无论是从旅游供给方还是从旅游需求方来看,旅游目的地形象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塑造具有较强的地域即个性特征,因此,针对某区域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实证研究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本文尝试对乐山市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相关分析,以期为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我国旅行社企业需要战略变革以适应生存与发展的竞争需要。在旅行社组织战略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向一体化变化的时候。传统的组织结构不能适应环境变化下战略变化的需要,应该选择更富有弹性的网络组织结构以适应这种战略变化,实现管理幅度和管理层级的良好协调。  相似文献   
5.
高粱新品种锦杂101是锦州农科院于1995年以自选不育系375A为母本,以外引恢复系LR9198(引自辽宁省农科院高粱所)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2002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  相似文献   
6.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由白背飞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病毒病。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气候条件(云南省近几年持续干旱)、水稻品种等发生变化,并随着毒源的大量积累与传毒昆虫的加重发生,使该病在云南稻区的危害逐年加重,对云南水稻生产构成了新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李晓菲  林海荣  卢治友  徐政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517-8518,8521
薯莨是薯蓣科薯蓣属的一种多年生藤本野生植物,营养丰富,功能多样,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该文就薯莨的生物学性状、化学成分分析、作为天然染料的扎染、药物功效、以及其他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性概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猪圆环病毒3型(PCV3)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PCV3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过反应体系和条件优化,建立了特异性检测PCV3的TaqMan-MGB荧光定量PCR方法。该检测方法在4.78×10~1拷贝/μL~4.78×10~9拷贝/μL质粒标准品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其与多种常见猪病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敏感性是常规PCR方法的100倍,敏感性较高;批内批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2.3%,重复性良好。对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PCV3的检出率高于常规PCR方法,并且PCV3阳性样品多存在混合感染情况。该方法的建立为PCV3的实验室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四种罗非鱼挥发性成份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罗非鱼挥发性成份,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出45种物质:奥利亚和奥尼各26种,尼罗24种,吉富18种。其中,有7种化合物为4种罗非鱼的挥发性成份所共有。2,4-二叔丁基苯酚在挥发性组份中的含量最高(奥利亚38.44%;尼罗37.34%;吉富35.21%;奥尼除外,占14.10%)。在挥发性成份中酯类、醇类、烯烃和有机酸类居多,分别有10种、6种、5种和4种,其中大部分为有特殊香味的挥发性物质,且该类物质在奥利亚、尼罗和奥尼三种罗非鱼中含量较多,在吉富中含量较少。奥尼罗非鱼中还检测出大量的特殊的挥发性物质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其含量高达33.64%。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木薯收获过程中明薯率低、人工刨土捡拾劳动强度大及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4 UMS-1 8 0 0型双行挖掘式木薯起薯收获机的木薯提升装置,其主要在于将木薯收获机起薯铲起松的木薯提升到土壤表面,代替人工刨土起薯的过程,以减轻人工作业强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该装置根据木薯茎秆的力学特性,采用了链式弹性夹持装置夹持木薯秆达到提升木薯茎块的目的。为此,介绍了该木薯提升装置的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及技术参数,试验分析了该提升装置的优缺点,并提出优化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