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2010—2012年小兴安岭北坡森林土壤有机碳密度、碳储量的调查、测算、分析,对小兴安岭北坡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时空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大小顺序为沼泽土〉暗棕壤〉黑土〉草甸土〉白浆土,各土壤类型有机碳密度与年均降水量之间除暗棕壤(P=-0.900,0.01〈ɑ〈0.05)外,均无显著相关性,说明降水量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不大;处于寒温带的爱辉区和孙吴县与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4个地区之间土壤有机碳密度未发现普遍规律;土壤碳储量分布规律为暗棕壤〉白浆土〉沼泽土〉草甸土〉黑土。2010—2012年,小兴安岭北坡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整体呈先减后增趋势,这主要与森林经营导致的森林面积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在苹果园鳞翅目昆虫鉴定中的适用性,采用DNA条形码通用引物,扩增并分析采自陕西7个苹果园的鳞翅目昆虫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基因(COⅠ)片段,基于扩增的COⅠ序列计算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并构建NJ树(Neighbor-Joining tree)和ME树(Minimum-Evolution tree)。经通用的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显示,采集的鳞翅目昆虫隶属于7个属的9种昆虫;基于p-distance模型的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分析显示,种间遗传距离为8.4%~69.4%,种内遗传距离为0~0.6%,种内最大遗传距离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无重叠;同时,基于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构建NJ树和ME树均显示,同种昆虫在系统树上都各自在同一进化支;因此,基于DNA条形码的鉴定方法可区分这些苹果园的不同鳞翅目害虫。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水通道蛋白基因RpAQP1的序列特征及其在不同龄期的表达,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了RpAQP1基因的cDNA全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RpAQP1编码蛋白的特性,利用qRT-PCR分析了RpAQP1在不同龄期的表达量。结果显示:禾谷缢管蚜水通道蛋白基因RpAQP1的cDNA全长为1 216 bp,其750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50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27.36 kD。RpAQP1属于水通道蛋白亚家族DRIP(果蝇内嵌蛋白Drosophila integral protein)的一员,具有6个跨膜区,2个保守的NPA结构单元和1个压缩区域Ar/R;qRT-PCR结果显示,RpAQP1在整个发育历期均有表达,其在2龄若蚜中表达水平最高,是成蚜表达量的1.432倍;在4龄若蚜中表达量最低,为成蚜表达量的0.444倍,显著低于其它龄期,而其余各龄期RpAQP1表达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以东农50大豆子叶节为材料,以大豆子叶节丛生芽黄化率和丛生芽高度为考察指标,确定氯化锂作为转基因大豆筛选剂的最佳浓度和筛选临界观察时间。在此基础上,对转基因大豆丛生芽进行GUS染色,并对转化植株进行PCR检测。通过对受体植株进行氯化锂叶片涂抹,确定适宜的表型筛选浓度。结果表明,延迟7 d进行氯化锂筛选,筛选浓度为60 mmol.L-1为宜,最佳筛选天数为10 d。抗氯化锂丛生芽的GUS染色阳性率为80%,确定叶片涂抹法的适宜筛选浓度为700 mmol.L-1,并且经氯化锂筛选得到的转基因植株后代可以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2019年4月在陕西省黄河湿地区域选取3块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并进行采样,对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共获得中小型土壤动物51头,隶属于1门2纲9目,全部归属于节肢动物门,其中昆虫纲为优势类群,占总捕获动物数的60.8%,蛛形纲占总捕获动物数的39.2%。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均具有明显差异,其中渭河流域河滩湿地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其他2种湿地类型,卤阳湖盐碱湿地的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较低,原因可能与卤阳湖盐碱湿地的盐碱化及土壤的其他理化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6.
工业园区是产业项目建设的载体,园区绿化在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园区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园区招商引资能力、防灾避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阐述了工业园区绿化重要性,分析了工业园区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黑龙江省省级重点工业园区绿化规划的原则和布局。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一种新型农杆菌介导的大豆转基因方法(专利公开号:102181479A),以萌发大豆为外植体,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大豆植株的完整性,在非无菌环境下进行转化,利用草丁膦筛选阳性植株。该方法不需要组织培养,脱离了传统组培的限制。对16个大豆基因型进行转化,经PCR、RT-PCR、qPCR和GUS染色鉴定转基因株系,平均转化率为23%。获得当代转基因植株接近实生苗,收获种子仅需3~4个月。该方法将有利于促进大豆基因功能研究和规模化转化。  相似文献   
8.
曼陀罗植株提取物除草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麦、高粱、油菜、黄瓜为受体植物,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了曼陀罗植物不同组织、不同溶剂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曼陀罗的不同组织粉末在100mg/mL的添加浓度下对各受体植物幼苗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花的抑制活性最强,特别是对油菜、黄瓜的幼根和幼茎生长抑制率均在96%以上,种子、叶的抑制活性次之,根和茎的抑制活性最弱。曼陀罗叶、花和种子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最强,其次是甲醇提取物和蒸馏水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的活性最弱。曼陀罗提取物对受体植物幼根的抑制效果高于对幼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西南生态区9个骨干自交系为材料,建立西南春玉米基础群体MCO-0,用测交法和后代鉴定法对其进行改良,对其不同世代的群体产量及产量性状、穗部性状、株型性状增益分析。结果表明,以MCO-0为基础群体,经过两轮的改良,MCO-2群体主要目标性状单株产量、穗行数等均有所增益,穗长、轴粗等为负增益。MCO-2经过一轮改良后的MCO-3群体株高、穗位高等有所增益,穗长、穗粗等为负增益。以MCO-1相比,MCO-3主要目标性状单株产量、秃尖长、ASI均有所增益,其余性状有的轮次有所增益,有的轮次为负增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关中大麦种质资源多样性和提高大麦资源育种效率,利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对关中48份大麦资源的6个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关中大麦资源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穗粒数和分蘖数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达到38.85%和29.75%.产量与产量三要素之间相关性均不显著.应用主成分分析将关中大麦7个主要农艺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86.55%,以粒重因子贡献率最高,为39.49%.综合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大麦育种中要同时兼顾667m2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