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16篇
园艺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麻具有纤维产量高,耐旱,耐盐碱,易栽培等特性,自然纤维经变性处理可与其他纤维混纺成高中档麻纺织品。全杆可抄制高级纸浆和制造多种环保型装饰材料和食用包装产品,红麻纤维的综合利用和开发已受到许多国家高度重视。因此,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红麻生产,满足人类对自然纤维的需求和减少造纸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 红麻是本世纪初引进中国栽培,至80年代已成为我国栽培面积量最大,单产最高的麻类作物,1985年历史最高栽培面积达100万hm2。此后由于化学纤维大量应用的冲击,红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常年种植面积在30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海流域,广西、广东、福建是全国三大红麻留种基地。  相似文献   
2.
花椰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Ogura不育胞质为供体,不同生育期花椰菜品种为受体,通过回交获得花椰菜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该材料每世代均具有雄性不育特性,雄蕊主要呈戟形,少量呈瓣状,羽毛状,丝状及雄蕊心皮化,极少数花药具有花粉粒,花粉粒开裂,回交转育克服了不育胞质供体存在雌蕊功能障碍,闭蕾,败蕾,柱头外露以及蜜腺缺失等缺陷。  相似文献   
3.
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以纹枯病菌培养液的粗提毒素为筛选剂,筛选水稻抗纹枯病突变体.通过在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分别加入不同体积分数的粗毒素进行试验,确定筛选的最适体积分数为0.10~0.15,筛选后获181株R1植株和189株未经毒素处理的胚培养植株.用菌核接种法分别对R1、R2及R3代植株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经筛选的R1植株的平均抗性均明显高于对照,而R2、R3代植株的抗性亦优于供体亲本及未经筛选的胚培养对照  相似文献   
4.
为了最终实现对籼稻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QTLs)精确定位 ,用一个包含 1 31个系的籼 /籼交重组自交系群体 (F6∶7)构建了分子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含由 1 1 3个水稻探针、2 8个小麦探针揭示的 1 6 0个RFLP标记和由 5个PstⅠ /MseⅠ引物组合揭示的 78个AFLP标记。群体的杂合性比率接近期望值 ,表明该群体具有正常的遗传结构。在 6个染色体区域观察到标记的偏分离 ,表明即使在亚种内群体中也可能发生标记的偏分离。本图谱的总长度为 1 4 35 8cM ,相邻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 6 38cM。由于采用了一套日本水稻基因组计划 (RGP)的RFLP标记 ,使本图谱能与RGP图谱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两个图谱上的共同标记所覆盖图谱总长度几乎相同 ;在水稻 1 2条染色体中的 9条表现完全的连锁保守性。此外 ,水稻的第 1号染色体与小麦的第 3组染色体具有很强共线性。但是 ,两个图谱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 1S、1L、4L和 8L 4个染色体臂上发现 4个小倒位 ;除第 5号和第 6号染色体外的其他染色体上共检测到 1 9个新的位点。籼稻亲本间在染色体臂 2S、7S、1 0L和 1 1S 4个区域的RFLP多态性很低或没有 ,从而导致籼稻图谱在这些区域呈现空白。在这个籼稻图谱中 ,未检测到第 1 1号和 1 2号染色体间的重复性。还就稻属在基因组进化中的染  相似文献   
5.
福红1号系1982年以青皮3号与7380杂交,采用简化混合-系谱法和大跨度穿梭育种新技术于1992年育成并通过省级技术鉴定.福红1号在省内外多年多点试验鉴定,平均比对照青皮3号增产22.63%,比对照粤743增产6.96%,比浙832增产13.14%,产量稳定性测定回归系数b=1,表现丰产性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广,苗期较耐寒,后期不早衰,生长速度快,有效茎多,抗病力强,对光钝感等特性.1995年2月通过福建省红麻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小麦7D染色体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和效应估计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维明 Worl.  AJ 《作物学报》1996,22(6):641-646
综合应用方差分析法、区间定位法和联合定位法将控制抽穗期、有效穗数、小穗数、50粒重和单穗产量等5个性状的6个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定位在小麦7D染色体上。其中控制粒重的QTL有2个。这些QTL集中分布在着丝粒附近和染色体长臂的末端两个区域。效应估计结果表明多数QTL的效应是微效的,控制同一个性状(粒重)的两个QTL的效应几乎相等。比较3种QTL定位法的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简单有效,且当染色体上只有  相似文献   
7.
水稻优质不育系T80A的选育及利用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地谷B为优质亲本与龙特浦B和珍汕97B复交,选育出优质、柱头外露率高的株系,并以此与珍汕97A连续多代成对回交,育成优质不育系T80A.该不育系米质好,不育性稳定,配合力高,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特性好,于2000年7月通过福建省科技厅鉴定.用T80A与亚花1号、明恢86、R527等配组的杂交稻组合T优801、T优8086、T优8027等产量高,米质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25℃的人工气候室中,对3个不育系、5个恢复系(品种)、15个杂种F_1及1个强感光品种进行16h和10h的光照处理。结果表明;(1)不育系,保持系在10h下的播种到抽穗天数比在16h的多;(2)恢复系及其与珍鼎28A杂交的F_1在10h下的播种到抽穗天数比在16h的少;(3)V20A、V41A与IR30,IR54、兰贝利的杂种F_1在10h下的播种到抽穗天数很少。而在16h下则不能抽穗;(4)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感光性级别较窄,而杂种F_1的感光性级别较宽。不感光的双亲配组,后代出现强感光类型,这种遗传现象是值得注意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的数量性状基因座的复合区间定位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的复合区间定位法是区间定位法的1种改进方法,它大大提高了QTL定位的准确性,但计算上比较复杂和费时.由于其似然比统计量的联合分布未知,故准确的显著性测验临界值必须采用排列测验法或模拟抽样法进行估计,但其复杂费时的计算使得这些经验方法显得不实用.本文给出基于最小二乘估计的复合区间定位法,它保持了复合区间定位的基本性质,但在计算上要比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方法简单和快速得多.由于它对性状的分布无需特殊的要求,因而有更广的适用范围.通过消除模型中冗余的标记,可使数值计算速度进一步提高.这样,用经验方法估计显著临界值就变得可行了.另外,消除冗余标记还可提高QTL定位的准确性,改进QTL效应的估值.文中最后提出了复合区间定位的实用程序  相似文献   
10.
黄麻DNA提取与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假黄麻、假长果、越南圆果 (圆果种黄麻 )等为材料 ,研究了黄麻 DNA的提取方法以及对 RAPD分析的影响因素 ,包括模板浓度、Mg2 + 、d NTP、引物和 Taq酶等 ,建立了适于黄麻种质 RAPD分析的 PCR反应体系 .即在 2 5μL反应体积中 ,Tris- HCl(p H8.0 )、KCl、Mg Cl2 、d NTP、随机引物的浓度分别为 10 mmol· L-1、5 0mmol·L-1、2 .5 mmol· L-1、15 0 μmol· L-1、0 .2 μmol· L-1,并含有 30 - 60 ng DNA与 1.5 U Taq DNA聚合酶 .扩增程序为 :94℃预变性 5 min;然后 94℃ 30 s,37℃ 1.5 min,72℃ 1min,4 1个循环 ;最后 72℃延伸 7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