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杏幼苗水分生理生态特性及凋萎湿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山杏幼苗进行 3种施水量的水分培养和干旱处理。结果表明 :随施水量的减少 ,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都随之下降 ,叶片温度提高。 40 9.2和 1 89.2 mm施水量对山杏幼苗各项指标的影响呈显著差异 ,而 40 9.2和 32 1 .2 mm之间与 32 1 .2和 1 89.2 mm之间均无差异。随土壤干旱的加剧 ,山杏幼苗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水势与土壤含水量呈规律性变化 ;当干旱持续 39天时 ,1 .44%的土壤含水量可视为山杏幼苗的凋萎湿度  相似文献   
2.
静滴甘露醇致过敏反应1例李雪华,王义林(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输液室,湛江524001)患者男,22岁。因双眼睑胀痛、视朦、红视3个多月就诊,诊断为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患者既往健康。对食物如虾类有过敏史。入院后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滴(该药为武...  相似文献   
3.
和杰  李雪华 《湛江医学院学报》2003,21(5):475-475,479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2 2例 ,另将 2 0例健康小儿作为正常对照。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 ,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由专人密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 ,同时测定患儿治疗前后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患儿喘息、咳嗽、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治疗组患儿APT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临床无出血倾向。结论 :小剂量肝素雾化吸入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缩短疗程 ,促进病情好转与恢复 ,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半干旱风沙区黄柳幼苗生长发育对沙埋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尔沁沙地黄柳(Salix gordejevii)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0 cm,10 cm,20 cm和40 cm 4个沙埋处理,研究其生长发育对沙埋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黄柳幼苗的死亡率增加,存活率下降。沙埋对黄柳幼苗的株高、相对高度增长率,分配到根、茎、叶的生物量和根冠比有显著影响,对绝对高度增长率和生物量无显著影响。轻度沙埋有利于黄柳幼苗高度增加,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株高依然增加,相对高度生长率却下降。轻度沙埋使黄柳幼苗的生物量较多地分配到根,随着沙埋深度的增加,较多的生物量分配给地上部分,根冠比下降。说明黄柳幼苗可通过加快茎的生长或改变生物量的分配等方式维持光合作用能力,增加对沙埋的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5.
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对乌兰敖都气象观测站23a的观测资料分析表明,在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背景下,科尔沁沙地乌兰敖都地区气候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气温的季节变化明显,春季、冬季温度有逐渐回升的趋势,冬季升温明显大于春季,作物生长期的温度也呈升高趋势;偏暖温和高温的年份出现频率较多,且这一趋势在近3a表现明显。科尔沁沙地西部乌兰敖都地区在近15a内正向暖温化方向发展,且以冬季变暖的趋势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用不同浓度的5-氟脱氧尿核苷(FUdR)接种10日龄SPF鸡胚,每个浓度分别接种5枚鸡胚,0.2 mL/枚,同时,设接种同剂量生理盐水的空白对照SPF鸡胚5枚,置37℃孵化培养。18日龄时全部打开鸡胚,观察鸡胚变化。将试验组鸡胚与对照组相比较,以接种鸡胚全部不出现任何异常变化的药物浓度确定为最适浓度。试验结果表明FUdR对10日龄鸡胚的最适浓度为250μg/mL,此浓度对禽痘病毒(属DNA病毒)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试验表明,以10日龄SPF鸡胚作为试验动物,可以用FUdR鉴定病毒的核酸类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γ-谷氨酰磷酸还原酶是真菌脯氨酸合成途径中的一个关键性酶,本研究旨在对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γ-谷氨酰磷酸还原酶编码基因SsGPR1进行沉默,并对沉默转化子菌丝生长、菌核形成和致病力等表型进行研究,为揭示核盘菌的生长发育与致病机理打下基础,并为作物菌核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线索。【方法】通过BLAST进行蛋白同源比对分析,并利用MEGA 5.0软件构建蛋白进化树。通过实时荧光RT-PCR检测SsGPR1在核盘菌菌丝生长、菌核发育和萌发的各个阶段以及致病不同时期的表达模式。根据RNA干扰原理构建SsGPR1的沉默载体,通过PEG介导原生质体转化的方法将沉默载体转入到野生型核盘菌菌株1980中。利用实时荧光RT-PCR鉴定基因沉默转化子,对沉默转化子的菌丝形态、生长速度和菌核形成等表型进行观察,并测定沉默转化子在氧化胁迫条件下的菌丝生长。将沉默转化子分别接种至活体油菜叶片和拟南芥植株,观察并测量病斑大小。通过酸性茚三酮法对沉默转化子中的游离脯氨酸进行测定。【结果】核盘菌SsGPR1全长1 454 bp,编码449个氨基酸,在氨基酸H~(10)-N~(426)处含有谷氨酰磷酸还原酶结构域。同源比对发现SsGPR1蛋白与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BC1G_13183蛋白和白霉病菌(Sclerotinia borealis)的SBOR_2215蛋白相似性最高,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分别达95%和94%,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三者聚为一个小的分支。SsGPR1在核盘菌菌丝生长时期的表达量较高,在菌核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相近,但均低于菌丝生长时期。SsGPR1在致病时期表达量不断升高,在接种后9 h表达量最高。将SsGPR1基因沉默载体pSIGPR1导入到核盘菌野生型菌株中,并通过实时荧光RT-PCR检测不同转化子中SsGPR1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SiGPR1-104和SiGPR1-149为SsGPR1基因沉默转化子。沉默转化子在PDA培养基上形成的菌核数量及均重与野生型菌株无显著性差异,且菌核均能萌发形成子囊盘,但菌丝生长稠密,生长速度显著下降。在含有H_2O_2的培养基中,SsGPR1基因沉默转化子菌丝生长受到更强的抑制,表明沉默转化子对氧化胁迫更加敏感。SsGPR1基因沉默转化子在活体油菜叶片和拟南芥植株上能引起发病,但病斑面积减小,表明沉默转化子致病力减弱。SsGPR1基因沉默转化子菌丝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与野生型菌株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SsGPR1与核盘菌的生长和菌丝形态相关,且参与核盘菌对氧化胁迫的抵御及致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随着蛋鸡产业蓬勃发展,人们对鸡蛋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蛋壳质量问题受到极大关注。遗传育种、营养、生理等科学知识的发展及综合运用,蛋壳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因蛋壳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造成蛋壳品质下降的原因较多,如遗传、营养、疾病、环境和管理等,故此,对蛋壳质量的研究虽然已持续60多  相似文献   
9.
运用Pearson相关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CA群落多元统计分析等,系统研究科尔沁沙地流动沙丘与丘间低地过渡带物种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种间关联性。结果表明:物种间表现出有选择性的种间积聚,但偏流动沙丘一侧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和乌丹蒿(Artemisia wudanica)的分布相对独立,说明沙蓬和乌丹蒿占有相对独立的生态位。丘间低地一侧黄柳[WTBX](Salix gordejevii)和小红柳(Salix microstachya[WTBZ] var. bordensis)主要分布于丘间低地北部,占有相似的生态位,而山竹岩黄蓍(Hedysarum fruticosum)主要分布于丘间低地南部,与前两个物种生态位相分离。Pearson相关性检验与Spearman秩相关检验的结果基本一致,负相关种对数高于正相关种对数,存在生态位分化,群落处于不稳定的演替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北京农科院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及玉米种子企业引进14个春播中熟玉米品种,以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在京郊有较大种植面积的春播中熟玉米品种农华101作为对照,从品种的田间表现、产量和抗性等多方面综合分析。结果表明,MC838、曦单603品种综合表现较好,产量比对照增产2.0%以上,生育期比对照晚熟≤1d;田间倒伏倒折率之和≤10%;大斑病、茎腐病、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均未达到高感,建议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