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2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转基因技术开辟了作物遗传改良的新途径。近年来,随着植物反应器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以及日趋成熟,以玉米为分子工厂合成一些高价值产品成为研究热点。笔者就以玉米为植物反应器,用其生产糖类、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生物酶、疫苗、抗体等各种高价值分子代谢物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国分子农业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就玉米转基因在抗除草剂、抗虫、抗病、抗盐碱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回顾,以期为我国玉米分子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研究氮肥、磷肥、钾肥对夏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和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依据。[方法]在河南省鹤壁市利用"3414"试验设计,布置夏玉米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结果]氮的缺乏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磷,最后为钾。[结论]施肥量推荐类型:夏玉米目标产量10 500 kg/hm2,氮磷钾配比用量18∶8∶6;夏玉米目标产量9 000~10 500 kg/hm2,氮磷钾配比用量为16∶6∶4;夏玉米目标产量9 000 kg/hm2以下,氮磷钾配比用量为14∶4∶2。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适合河南鹤壁市种植的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方法]对豫单606、金赛38等12个玉米品种(含对照郑单958)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豫单606、玉迪216、美豫5号、金赛38产量表现较好、性状优良,适合鹤壁地区夏播大面积种植.[结论]该试验结果可为鹤壁地区推广优良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玉米苗壮是玉米高产的必要基础条件,以玉米杂交种浚单29为材料,研究了种子的分级对其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试验表明,各级别种子间,大粒种子的产量比未分级种子产量增加2.55%,比中粒种子产量增加2.64%,比小粒种子产量增加3.68%,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鹤壁市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种与种子处理、区域种植与整地施肥、土壤处理、适期播种、培育壮苗、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小麦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受高温天气影响,部分玉米品种出现不结实现象严重。本试验主要研究玉米新品种‘浚单518’、‘永优618’在当前气候条件下的花丝活力。通过对不同日龄花丝人工授粉,收获后统计2个品种的穗长、穗粗、秃尖、百粒重、穗粒数和穗粒重。随着花丝日龄的增大,两品种穗粒数和穗粒重先上升,在吐丝后2~4天达到最大值后下降;穗粗和百粒重呈下降趋势;两品种均在2天内完成花丝全部抽出苞叶。在对各性状的相关系数分析后发现穗粒数与穗粒重相关性最大。‘浚单518’、‘永优618’抽丝快,花丝活力持续时间长,在高温气候下,产量高,是耐高温型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8.
不同日龄玉米花丝授粉对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浚单29、浚单3136和浚单509为试材,通过对不同日龄花丝人工授粉,收获后统计3个玉米品种的穗长、穗粗、秃尖长、百粒重、穗粒数和穗粒重。结果表明,随着授粉花丝日龄的增大,穗粗和百粒重呈下降趋势;穗长先增加后水平波动,最后快速下降;秃尖长在第1天授粉处理最长,第4天授粉处理降到低谷;穗粒数和穗粒重变化相似,先上升,第4天授粉处理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第10天以后授粉处理下降较快。对各性状的相关系数分析后发现,穗粒数与穗粒重相关性最大。以自然授粉为参照,3个玉米品种在吐丝后的第4天授粉处理花丝活力最高,吐丝后第6天左右授粉处理花丝活力仍与对照相当。花丝日龄影响穗行数,授粉花丝日龄越小穗行数越多。  相似文献   
9.
浚单658是鹤壁市农业科学院以浚58为母本、浚G6Y62为父本杂交组配选育的优质稳产玉米杂交种,先后于2020年和2021年通过国审和河南省审定。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较好,品质(粗淀粉含量75.71%)达到国家一级高淀粉玉米品种的标准,可作为高淀粉专用型玉米品种进行推广应用。本文作者简要介绍了浚单658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并对该品种的高效栽培、防灾减灾、示范推广等生产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该品种的稳产增效提供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10.
对25个玉米品种的茎腐病抗性分析和产量损失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14年河南省玉米茎腐病大爆发,调查25个品种的发病情况。依据国家玉米品种抗病鉴定标准,浚单509为抗病品种;豫单606、金赛38和浚单3136为中抗病品种;其他21个品种均为高感品种。确定以5%的产量损失率为划分耐病性标准的临界值,耐茎腐病品种有浚单509、豫单606、金赛38、浚单3136、怀玉5288、桥玉8号、XY046、正玉10、黎乐66、伟科702和浚单29。品种的抗病性主要以病株率的高低作为划分依据,耐病性主要以产量损失率作为划分依据,以Venn图的形式展示品种的抗病性和耐病性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