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单因子梯度优化的方法,对已初步建立的黑翅土白蚁ISSR-PCR的反应体系在dNTPs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模板量及TaqDNA聚合酶用量等方面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适用于黑翅土白蚁的ISSR-PCR反应体系中各因素的最佳浓度分别为:dNTPs 0.2 mmol·L-1,Mg2+ 3.0 mmol·L-1,引物浓度0.4 μmol·L-1,模板用量DNA 20 ng,TaqDNA聚合酶2.5 U。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浓度溴氰菊酯对茶树叶片中主要特征性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以及时间效应.结果表明:处理后2d,3种浓度的处理皆引起茶多酚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降低幅度愈大,处理后8d,低浓度和推荐浓度处理的叶片降低幅度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9.4%和20.3%;喷施后2-8 d,3种浓度处理皆导致茶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对照,低浓度和高浓度组均是在处理后8d降低幅度最大,分别达到18.3%和22.3%;喷施后2d和4d,低浓度的处理诱导咖啡碱含量显著升高,而推荐浓度与高浓度的处理却导致咖啡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在处理后10d,不同浓度处理的叶片中3种特征性代谢化物含量与对照相比,均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土壤中联苯菊酯样品索氏提取法与震荡提取法之间的差异。[方法]在白蚁预防施工过程中,随机抽取8个样品。分别用索氏提取法和震荡提取法进行样品的提取,再用气相色谱检测。[结果]试验提供8个样品进行对比试验,其中6个样品经索氏提取后检测浓度明显高于震荡提取后检测浓度,只有2个样品前者浓度低于后者。[结论]索氏提取法可以用于土壤中联苯菊酯样品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昆虫肠道中存在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具有种群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特点。目前的观点认为昆虫的种类和取食特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昆虫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这些微生物。早期的实验中只能利用传统平板培养方法通过观察菌落的生长形态和菌株的生理特性进行研究。但由于自然界中99%的微生物是无法培养的,同时培养法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因而培养法无法满足研究人员对昆虫肠道细菌的深入研究。随着宏基因组学的兴起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用新的技术研究昆虫肠道微生物成了当前的研究热点。为此,对昆虫肠道微生物的一些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和主要研究手段进行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5.
国家级茶树良种的烘青及炒青绿茶适制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制作烘、炒青绿茶的茶树品种,试验分析了‘翠峰’、‘迎霜’、‘舒茶早’、‘凫早二号’和‘祁门槠叶种’等5个国家级良种烘、炒青绿茶的适制性。结果显示:(1)呈味物质含量在5个品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祁门槠叶种’和‘凫早二号’的咖啡碱含量较高,但‘凫早二号’烘青绿茶滋味醇厚,且香气突出;‘迎霜’品种有着较高的酚氨比和酚碱比,其加工为炒青绿茶后,滋味醇厚较爽,且香气较好;‘舒茶早’品种的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较低,虽然其烘青滋味较好,但香气不佳;5 个茶树品种中,烘、炒青绿茶适制性最好的是‘翠峰’品种;(2)本试验分析得出了呈味物质与审评得分的相关性,为今后茶树品种的适制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艾蒿提取液对茶尺蠖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索氏提取法制取艾蒿(Artemisia argyi)乙醇粗提物并设定5个不同的浓度,观察其对茶尺蠖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茶尺蠖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活性和一定的拒食及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提取物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当提取物在100 mg/mL浓度下,处理72 h后,触杀和胃毒活性中的校正死亡率分别高达66.14%、78.16%;此浓度下,12 h和24 h的拒食率分别达到了56.77%和46.01%;24 h和48 h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4.83%和68.32%。数据显示:艾蒿乙醇粗提物对茶尺蠖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有开发成植物源杀虫剂的潜力,符合当前无公害茶叶生产之急需。  相似文献   
7.
4种白蚁防治药剂在土壤中室内外降解试验表明,药剂在土壤中的降解受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除了土壤微生物以外,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还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4种农药在3种灭菌土壤中的降解快慢趋势是一致的,药剂在不灭菌土壤中的降解快于灭菌土壤。毒死蜱在室内降解试验中的半衰期在131.5245.1 d,而在室外降解试验中,其半衰期约为398.0 d;联苯菊酯在室内降解试验中的半衰期在131.8245.1 d,而在室外降解试验中,其半衰期约为398.0 d;联苯菊酯在室内降解试验中的半衰期在131.8257.2 d,而在室外降解试验中,其半衰期约为894.0 d;氯菊酯在室内降解试验中半衰期在121.6257.2 d,而在室外降解试验中,其半衰期约为894.0 d;氯菊酯在室内降解试验中半衰期在121.6217.9 d,而在室外降解试验中,其半衰期约561.0 d;吡虫啉在室内降解试验中的半衰期在111.2217.9 d,而在室外降解试验中,其半衰期约561.0 d;吡虫啉在室内降解试验中的半衰期在111.2172.2 d,而在室外降解试验中,其半衰期约为443.0 d。  相似文献   
8.
茶树抗病虫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茶树对主要病虫害的抗性研究状况作了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建立茶树品种抗性评价体系、筛选兼抗多种病虫品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4种植物提取物对茶炭疽病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亮  袁争  朱蔚  高旭晖 《植物保护》2012,38(4):137-140
以丙酮作溶剂对芦柑皮、艾蒿、香樟叶和侧柏叶进行浸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各提取物对茶炭疽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采用水琼脂培养法测定提取物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1 500μg/mL浓度下,各提取物对茶炭疽病菌菌丝均有抑制作用,其中芦柑皮96h的抑制率达到93.32%,艾蒿、香樟叶和侧柏叶96h的抑制率分别为61.10%、55.64%和48.20%,EC50分别为8.981、839.575、1 058.682μg/mL和1 429.094μg/mL;芦柑皮、艾蒿、香樟叶和侧柏叶提取物对分生孢子的抑制率分别为34.85%、85.54%、55.40%和59.68%,EC50分别为5 764.142、281.121、1 502.49μg/mL和969.369μg/mL。芦柑皮、艾蒿丙酮提取物具有开发植物源杀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茶尺蠖成虫延迟交配对其产卵量、孵化率和雌雄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交配时间的延迟,雌虫的产卵量和卵的孵化率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延迟3d以上,下降趋势明显,延迟6d产卵量最低,且卵的孵化率为零。随着延迟天数的增加,成虫寿命显著延长,雄虫最高可达15.82d,雌虫可达13.97d,较之对照显著增加。茶尺蠖雌虫具有较短的交尾期,其生殖活力随着日龄增加而显著减弱。因此,采用性"迷向法",用高浓度的性信息素在此时间段干扰交配,将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