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川续断的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访花昆虫和花粉粒的形态结构,确定其传粉生物学特征。【方法】以白色和紫色花药的川续断为试验材料,利用TTC法、I2-KI法和过氧化物酶法测定花粉活力;采用联苯胺—过氧化氢法测定柱头可授性;人工记录和观察柱头的发育变化,统计访花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花粉粒的形态结构。【结果】川续断的花粉活力在开花当天最高,14:00花粉活力最大,之后花粉活力逐渐降低。开花第3天柱头开始具有可授性,第5~6天柱头可授性达到最大,说明川续断为雌雄异熟、雄性先熟类型。访花昆虫主要有蜂类、蝶类和蝇类等10余种昆虫,蜜蜂类为主要传粉者,访花高峰期出现在11:30—12:30和16:00。川续断花药为条状,花粉粒具有3个萌发孔,为近球形的等极花粉粒,属于大花粉粒,花粉表面布满刺状突起。【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川续断的良种繁育、杂交育种及高效栽培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川贝母各基源植物间基因组大小与形态的内在差异和联系,本研究以已知基因组大小的银杏(8.92 Gb)作为内标,卷叶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太白贝母的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贝母属4种基源植物的基因组大小。结果表明,4种基源植物的基因组大小相近,其中,以卷叶贝母最小,为(29.73±0.34) Gb;甘肃贝母最大,为(31.80±0.06) Gb;暗紫贝母基因组大小为(31.46±0.36) Gb,太白贝母基因组大小为(31.68±0.17) Gb。本试验将为贝母属几种基源植物的基因组学研究、分子细胞遗传学、生物活性合成代谢通路的揭示以及种群进化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滇龙胆的开花物候与交配系统进行观测,统计不同处理的结实率和结籽率,分析滇龙胆开花物候与交配系统等繁育特征。结果表明:滇龙胆花期在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单花花期持续17~19 d,单个花序花期可持续33~37 d,单株水平花期可持续8周,群体水平开花期持续时间为60 d以上,具有雌雄异位和雌雄异熟特征。滇龙胆杂交指数(OCI)值为5,花粉-胚珠比(P/O)值集中于(582.8±441.2)~(140 5.8±550.8)之间,结合人工授粉套袋试验结果,证实滇龙胆的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不存在无融合生殖。自然状态下结实率较高,通过人工补充授粉,可显著提高滇龙胆结实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川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f.]的开花物候特征和繁育系统类型,本试验以川白芷为材料,测定不同时期花粉活力、花粉胚珠比和杂交指数,结合人工授粉试验,对其开花生物学特征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川白芷群体开花物候期约30 d,复伞形花序花期14~16 d,单花花期6~9 d。花粉-胚珠比(P/O)为1 440.5,杂交指数OCI=4,结合人工授粉试验,表明川白芷自交、异交亲和,交配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型,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为主要传粉昆虫。本研究可为川白芷的杂交育种和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