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该文从外观质量、叶片结构、常规化学和感官质量4个方面对风选除杂烟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B2F烟叶相比,风选除杂烟叶色泽暗淡,轻质,油分少,身份薄;大片率、大中片率、中片率、叶中含梗率相对较低,而小片率、碎片率正好相反;总糖、还原糖、烟碱含量相对较低,而总氮、钾含量正好相反,氯含量两者接近;香气量不足,劲头、浓度小,杂气、刺激性大,余味较苦涩,燃烧性好,呈灰白色,总体使用价值较差。  相似文献   
2.
玉米收获机是拖拉机配套农业机械中较为复杂的一种机械,加之秋季作业环节多,季节性强,任务繁重,机组常常几天几夜连续作业。为了充分发挥本机的效能,提高机组的劳动生产率,驾驶员除了必须了解本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及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外,还要了解收割机在作业时遇到常见故障的原因,只有掌握其发生的原因及正确的维修与养护技术,才能使农机具使用的寿命更长。一、常见故障排除方法1机器震动过大查看传动轴是否弯曲,矫直传动轴;查看十字轴承是否损坏,更换轴承;切碎器刀片损坏或丢失也会导致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分离对烟叶原料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进行分离处理,从出片率、均匀性、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4个方面进行烟叶原料质量分析.[结果]试验表明,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分离处理后出片率增加0.24个百分点;叶片结构均匀性提升20.81%,化学成分均匀性提升13.08%,含水率均匀性无明显变化;总糖、还原糖、烟碱、钾含量略有增加,总氮略有下降,氯含量两者接近;香气质感变好,余味舒适度提高,杂气、刺激性降低.[结论]研究可为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处理工艺流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1、汽缸盖、机体裂纹发动机工作时,排气管冒白烟,严重时有排水现象;水箱内水量减少过快或产生气泡;曲轴箱内油面升高;柴油机运转不稳定,声音不正常。汽缸盖裂纹多发生在进、排气门座之间或喷油器与气门座之间;机体裂纹多发生在水套、水道孔及螺孔等部位。柴油机启动前先加足冷却水;柴油机因缺水而过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龙岩3个等级烟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切处理,研究叶尖、中段和叶基3个分切部位在外观品质、叶片厚度、质量分布、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从外观品质看,叶中段最好,表现为成熟度好、叶片疏松、油分充足、色度较强。从感官品质看,上部烟叶的叶尖和中段及中下部烟叶中段的感官品质较好。从化学成分看,叶尖、叶中段化学成分与全叶相似。从质量分布和叶片厚度看,叶中段质量占到全叶的45%~50%;叶中段最厚,上部烟叶的叶尖和中段的厚度接近,而中下部烟叶的叶尖和叶基厚度接近。通过分切处理,3个等级烟叶均能截取质量水平明显好于原等级的分切烟叶,其中上部烟叶的叶尖和叶中段综合质量水平较好,而中下部烟叶的叶中段综合质量水平较好。此研究可为烟叶可用性提高、缓解优质原料紧缺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打叶复烤工序评价过程样品抽样方法。[方法]对安徽宣城地区出产的C2F烟叶进行原料、热风润叶、叶片复烤3个重点工序不同抽样次数的对比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为保证抽样样品的代表性。在抽样范围一致的前提下,随着混合均匀度的提高,工序抽样次数呈现减少趋势,原料样品抽样次数不少于20次,润叶样品抽样次数不少于10次,复烤样品抽样次数不少于5次。[结论]研究可为打叶复烤工序评价、工艺参数优化、均质性评价等工作开展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化皖南B2F烟叶叶片复烤工艺参数.[方法]以皖南烟叶为研究对象,对叶片复烤的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正交设计试验,从叶片结构、感官质量和含水率控制3个方面进行质量分析,运用极差分析,并进行验证,确立影响烟叶品质的主次因素和最优的参数组合.[结果]在试验条件下,影响大中片率的主要因素是热风温度,随着热风温度的提高,大中片率呈下降趋势;影响感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进料含水率、热风温度,其次是热风风速、底带频率,进料含水率越大或热风温度过高、过低对感官质量不利;热风风速对含水率控制影响较大,风速过大,含水率控制越不稳定;叶片复烤工序最优参数组合为进料含水率16.0%、底带频率35 Hz、热风温度80℃、热风风速30 Hz.[结论]研究可为焦甜香烟叶原料打叶复烤工艺参数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给翠碧一号的配方打叶及叶组配方提供技术支持,以翠碧一号、云烟87和K326的上部叶(B2F)和中部叶(C3F)为试验材料,按等比例两两混合,设置9个叶组配方,以2个单料烟及其叶组配方为一组,通过感官质量评价判断翠碧一号与主栽品种(云烟87和K326)间的配伍性。结果表明,翠碧一号与K326单料烟的感官质量评价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云烟87-B2F;在叶组配方中,B1和C4叶组配方的感官质量显著高于B2,与其他叶组配方差异不显著。B1、B2、B3、C1和C4的香气特性配伍性评价较好,显著高于其他叶组配方。B4和C4的烟气特性配伍性得分较高,显著高于其他叶组配方,配伍性较好。B2、C1、C2和C4的口感特性配伍性评价较好,且C1和C2的配伍性得分显著高于B1—B5和C3。B1的配伍性总分达到6.5分,显著高于其他叶组配方且配伍性较好,B5和C3的配伍性总分均低于5.0分,显著低于其他叶组配方且配伍性评价较差;其他叶组配方的配伍性总分介于5.0 ~ 6.0分之间,配伍性评价较好。由此可见,翠碧一号不同等级间及其与云烟87间的配伍性评价较好,其与K326相同等级间配伍性评价也较好,但不同等级间的配伍性评价较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