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栽培密度对亳州桔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密度对桔梗生长生理特性的影响,设计5个密度栽培试验,测定了不同密度处理桔梗植株茎高、根长、根粗,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特性,桔梗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和体内分布情况以及根中桔梗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密度处理显著影响单株桔梗茎高、根长、根粗、单株干重、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水分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以及总皂苷含量。高密度条件下,单株发育较差,生长生理指标显著下降;低密度条件下,单株发育良好,生长生理指标及总皂苷含量较高,但单位面积生物产量较低。植株对氮、磷的吸收趋势一致,生育前、中期吸收逐渐增加,中期达到吸收高峰,后期逐渐降低,前期主要分布在叶片、茎中,中期分布在花果比例较大,后期转移至根部,密度与单株氮、磷吸收量成反比。相比氮、磷吸收,桔梗对于钾的吸收量较小,前后生育期在体内分布趋势相似,中期分布均衡,密度对钾的吸收、分布无显著性影响。综合生物产量和药用部位产量及药效成分含量考虑,闽北、中部地区南桔梗的种植密度在M3左右(约49.5万~45.0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2.
将同一批桔梗种子经过不同时间的超干处理,然后经过回湿处理、老化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力以及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研究超干处理对种子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超干处理时间的增加,桔梗种子含水量逐渐降低,与自然含水量对照种子相比,经老化处理后超干种子的各项生理指标保持了较高水平,发芽势、发芽指数分别高于对照3-5%、9.6-21.4%,回湿后种子浸出液电导率降低7.3-28.2%,膜系统完好程度高于对照,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10.3-66.1%,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对照10.5-40.7%,耐贮性显著提高。结论:南桔梗种子超干贮藏最适合水分应在3.06%左右。  相似文献   
3.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乳难中药共同代谢通路。遴选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具有下乳或通乳作用的中药材,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中国知网筛选中药材的全部活性成分,并使用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分析平台查询相关靶点。借助UniPort数据库进行基因标准化查询。应用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筛选乳难疾病的靶点;通过在线Venny获得药物疾病的共同靶点。将获得的结果导入Cytoscape软件中进行可视化分析,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采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相关通路富集。共获得有效活性成分58种,潜在靶点336个,疾病靶点2175个,得到共同靶点158个。GO分析得到生物过程947个,细胞组分29个,分子功能54个,KEGG得到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119条通路。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平台可对治疗乳难中药的有效成分靶点、乳难疾病靶点以及相关信号通路进行预测,为进一步研究探讨乳难中药共同代谢通路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