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电磁波在粮堆检测中的原理,阐述了电磁波在粮堆传播中的特性,分析了粮堆结构和介质的特点,采用逐层反演法和测井法计算出粮堆的介电常数。然后根据粮堆介质和密度的关系,建立其相关模型,实现了粮堆密度分布的估计,从而可得出粮堆数量。最后,通过试验证明了电磁波在粮堆密度检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火龙果的营养保健功能与加工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火龙果的养营成分、保健功能,以及其制品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3.
调查桂中南地区32个沃柑果园2017-2018年的用药情况,涉及种植面积5.2万亩。结果表明:调查区域沃柑园年平均施用农药26.5次,平均每次用药3.3种,多采取“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叶面肥”的复配模式,平均每年每667m2用药成本2080元。全年所用农药种类共154种,其中杀虫单剂40种,杀虫混剂35种,杀螨单剂16种,杀螨混剂19种,杀菌单剂21种,杀菌混剂1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草剂一共10种。针对当前沃柑园农药施用较多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助于桂中南地区沃柑园农药减施增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究枳橙砧木对沃柑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筛选桂南地区沃柑适宜的砧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采取长期定位试验,对嫁接在枳橙上的沃柑果实品质进行持续3年(2018—2020年)的研究,以资阳香橙砧、枳砧和红橘砧沃柑为对照,分析其树体指标(砧木干周、接穗干周、干周差、株高、挂果数量)及果实品质指标(单果重、果实横径、纵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可食率、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柠檬酸、总糖、固酸比)等的变化。【结果】综合3年数据可知,枳橙砧沃柑在单果重、挂果数量和部分品质指标上优于其他砧木,3年平均挂果数为299个,单果重为143.07 g,维生素C含量为19.92 mg/100 m 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51%,柠檬酸含量为0.584%,总糖含量为12.46%,固酸比为21.42。枳橙砧与枳砧相比,呈现出生长势强,挂果数量多等优势,但与香橙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结合单果重表现,枳橙砧沃柑无明显的下降趋势,与香橙砧沃柑相比,均能持续稳产。枳橙砧沃柑的果实品质整体表现低于枳砧沃柑,但进入丰产期后,二者品质差异不显著。对比其他3种砧木,红橘砧...  相似文献   
6.
广西产区柑橘叶片大中量元素营养丰缺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系统研究广西产区柑橘树体大中量营养元素的丰缺情况,为广西柑橘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年调查分析了广西15个市区县207个柑橘园6月龄春梢营养枝叶片氮(N)、磷(P)、钾(K)、钙(Ca)、镁(Mg)和硫(S)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广西柑橘叶片N、P、K、Ca、Mg和S含量分别为:(29.70±2.75)、(1.25±0.14)、(14.87±5.49)、(33.47±8.44)、(2.52±0.72)和(3.03±0.62)g·kg~(-1)。其中,N和K元素含量不足与超量并存,处于低量及以下水平的果园比例分别为13.53%和30.43%,而处于高量及以上水平的比例分别为45.41%和27.05%;P、Ca和Mg元素主要存在含量不足问题,其在适量水平的比例分别为67.63%,63.77%和51.21%,而在低量及以下水平的比例为32.37%,35.75%和48.79%;产区绝大部分地区S元素含量正常,处于适量水平的比例为92.75%。【结论】广西柑橘树体N、P、K、Ca和Mg元素营养明显失衡,生产上应合理施用N、K肥,适量补充P肥,重视补充Ca和Mg肥,确保树体正常生长,以促进广西柑橘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MAMPs又称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在植物的抗病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充满潜在致病微生物的环境中,植物能够很好地存活下来,主要功劳在于其具有强大的病原体识别体系和快速的免疫应答系统。植物可以从寄生病原菌和非寄生病原菌中识别几种通用的MAMPs。MAMPs对于病原菌微生物来说,经常是序列高度保守且组成结构不可缺少的。在植物中,MAMPs被其相对应的PRRs识别的过程称为微生物或病原菌引起的免疫。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MAMPs及其在植物天然免疫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张家界、白云山采集到的朽木及落叶中,经分离、纯化后,获得了一株高温木质素降解菌,命名为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caldoxylosilyticus J16),此菌嗜热,耐高温,只降解木质素且不降解纤维素,对造纸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木质素中两种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研究,确定了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最适温度为65℃,最适PH为4,在55℃至70℃之间时酶活力较其他温度高且较稳定;锰过氧化物酶最是温度为60℃,最适pH为3在温度为55℃至65℃之间时,活力较其他温度高。作者发酵了黄豆杆、玉米杆、芝麻杆、油菜杆、锯末、小麦杆这六种农业废弃物,通过发酵前后的比较,说明了J16菌株对木质素降解的最大减少量为7.5%。上述数据显示此菌可以应用于废弃秸秆的处理和造纸厂污水的处理,对环保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东盟林产品贸易现状及发展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与东盟林产品贸易互补性强,合作潜力较大,在双边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引入ESI、RCA、TCI指数并构建扩展引力模型和运用TPI指数法对双边林产品贸易现状及其发展潜力展开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对东盟林产品的出口以加工类产品为主,进口以原材料类产品为主;双方近年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性有所减弱,人造板是主要竞争类产品;东盟对中国互补性高于中国对东盟,近年中国对东盟互补性较强的为加工类产品,而东盟对中国互补性较强的则为原材料类产品;人均收入规模与人均森林规模对双方林产品贸易有显著正影响,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双方林产品贸易有正向推动作用,而经济危机则起显著阻碍作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出口额、进口额及进出口总额方面表现出不同的贸易潜力型。  相似文献   
10.
1.用料低筋面粉280g、玉米淀粉120g、酵母4g、白糖40g、油40g、温水170g、泡打粉12g。2.调料叉烧肉、蜂蜜、水淀粉、叉烧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