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的分组鉴定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JnA进行小斑病菌接种鉴定,同时对其花药、花粉形态观察,通过恢保关系鉴定,F2育性分离观察及F1花粉碘液染色镜检,初步确定JnA属于S组细胞质雄性不育。从JnA×恢313的F2出现少量不育株和半恢株的情况看,JnA的不育性的恢复既受主基因控制,又受微效多基因作用。细胞学显微观察发现JnA的败育时期发生在单核晚期至二核花粉期,败育发生与绒毡层解体异常有关。同时对JnA在生产上利用的可行性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HS-57为高粱两用不育系,对其雄性不育的不育性和恢复性研究表明,HS-57在晋中盆地的育性表现,不同年份存在差异。其不育性的恢复受两对等位显性基因控制。A1类型保持系不能恢复其育性,A2类型保持系和恢复系对其育性表现恢复。  相似文献   
3.
通过高梁壳栽培白灵菇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粱壳栽培白灵菇比常规棉籽壳栽培白灵菇,生长周期缩短25d,生物转化率提高15%,生产成本降低20%,经济效益提高30%,白灵菇的主要营养成分明显提高。该研究为高粱壳的开发利用闯出了一条新路,为北方栽培白灵菇找到了新的原料。  相似文献   
4.
5.
烯效唑处理对高粱植株抗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明确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对提高高粱植物抗逆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浸种、喷施两种处理及在高粱生长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药剂,测定对高粱体内SOD、POD、CAT、MDA等酶活性的变化,探索烯效唑的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浸种还是喷施,SOD、POD和CAT 3种酶的含量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浸种在浓度40 mg/L时效果最佳,喷施在浓度125 mg/L时效果最佳。MDA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加先减低后升高,浸种处理在浓度40 mg/L时出现最低值,喷施处理在浓度125mg/L时出现最低值。说明烯效唑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或减缓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增强抗逆性。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糯高粱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06和2007年糯高粱全国区试4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糯高粱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顺序依次为千粒重、穗粒重、生育期、株高、穗长,也就是说,这5个性状对产量影响的重要性依次千粒重>穗粒重>生育期>株高>穗长。其中,影响最大的主要性状是千粒重,其次是穗粒重,生育期对产量的影响相对居中,相比之下,株高、穗长的影响相对较小。该研究为糯高粱品种选育决策和优质栽培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黑色食品在我国盛行以来.不少黑色粮食在我国相继问世,但适合于商品化生产和利用的黑色高粱食品鲜见报道。随着商品化生产的发展,人们对粮食子粒的专用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高粱子粒中蛋白质、淀粉、赖氨酸、单宁等主要品质性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高粱种质资源的用途。  相似文献   
8.
[目的]高粱是传统的特色杂粮作物,具有食用、酿酒、饲用、能源、青贮用等多种用途。然而,高粱种子出苗率低直接影响其大面积推广种植。通过研究高粱顶土能力与幼苗器官形态的关系,旨在为提高高粱种质出苗率以及高粱新品种选育成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用3个糯高粱品种晋糯3号(10480A2×L17)、晋糯4号(11476A2×L2R)、红糯16号(11494A2×L17)及对应的父母本共8份材料,采用培养皿无阻力发芽、黑暗水培发芽、3个不同播深沙培发芽及大田出苗率调查试验4种发芽试验,分析中胚轴和胚芽鞘伸长特性与出苗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无阻力条件下,高粱种子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质发芽率和发芽势具有明显差异,杂交种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大于其对应的父母本。黑暗水培处理下,杂交种与母本中胚轴伸长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进一步模拟大田环境沙培发芽试验发现,不同种质顶土能力对播种深度的敏感程度不同,11476A2、10480A2对播种深度有一定的耐受力,顶土能力较强,而11494A2...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高粱杂交种主要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山西省16个高粱杂交种的特征特性和区域差异,对它们的生育期、株高、穗长、千粒质量、穗粒质量、淀粉含量等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初步拟定了山西省高粱杂交种选育的性状指标,旨在为育种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山西省不同年代高粱品种的灌浆与脱水速率随着年代的更替所呈现的变化规律,试验以不同年代的10份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相关统计软件和公式计算每次取样期间子粒的含水量及灌浆和脱水速率,并进行显著性检验。显著性分析表明,百粒湿重、百粒干重和含水量在不同模型和不同天数之间呈差异极显著。在第45天时,含水量大部分处于17%~20%左右,只有‘晋杂4号’和‘抗四’略低,在9%左右。百粒干重、脱水速率和灌浆速率年代间没有明显的规律变化。百粒干重在第25~35天增长速率最慢。随着年代变化,各品种在成熟期的脱水速率逐步下降;10份材料的灌浆速率在第25~35天均呈下降趋势,随年代更替,新品种的子粒灌浆速率略高于老品种。产量与35~45天的脱水速率呈显著负相关。生产中选用灌浆前中期子粒灌浆较快与成熟期子粒脱水速率相对较高的品种,是提高子粒质量、稳定产量的关键。‘晋杂1号’、‘晋杂4号’和‘晋杂12号’是本次试验灌浆速率快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