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行为导向教学法,也被称为行动导向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职业教育教学论中涌现的新思潮。本文通过研究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以及教师角色转换并论述了行为导向教学对教师自身成长的价值,希望有助于推进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树脂包衣尿素氮溶出率与包衣率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树脂包衣尿素氯素释放原理,探讨了树脂包衣尿素在不同包衣率的情况下氯素养分的释放特征,以探明其释放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包衣材料相同的情况下,包衣率与树脂包衣尿素的氯释放速率成反比。  相似文献   
3.
树脂包衣尿素溶出氮的测定方法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新型可控树脂包衣尿素以复合树脂材料为原料,可控制氮素的释放,以满足作物全生育期对氯素的需求.文章主要介绍树脂包衣尿素在恒温25℃水中溶出氮含量的两种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与数粒法,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释放天数的树脂包衣尿素能在预定释放期内,将氮素缓慢释放出来;分光光度法和数粒法测定不同释放天数的树脂包衣尿素溶出氯相关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梁蕊芳  徐龙  翁鸿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180-6182
[目的]研究超声波对易污染食品的菌种破碎效果的影响。[方法]分别试验不同菌种浓度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菌在不同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下的细胞破碎效果。[结果]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对超声破碎较敏感,破碎率在96%以上;黑曲霉菌(真菌)对超声破碎不敏感,其破碎率仅40%左右。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菌超声破碎的最佳参数分别为超声功率600 W,超声时间14 min,菌体浓度OD值0.997;超声功率600 W,超声时间15 min,菌体浓度OD值1.440;超声功率700 W,超声时间20 min,菌体浓度OD值0.893。[结论]该研究为超声波技术在食品杀菌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细胞破碎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多生物分子都位于细胞内,当人们需要对其进行研究或应用时,就需要进行细胞破碎,将其释放出来。文章概述了细胞破碎的机械破碎和非机械破碎方法及其相关应用,讨论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细胞破碎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产量潜力的估算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确定马铃薯的高产目标,采用两种估算光合生产潜力的方法对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乌兰察布地区的马铃薯产量潜力进行了估算和比较,提出了适合当地马铃薯光合生产潜力估算的修正模型。计算得出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马铃薯的光合生产潜力为82 503.1kg/hm2,光温生产潜力为65 619.7kg/hm2,平均降水生产潜力为47 897.6kg/hm2,该结果为确定当地产量目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施钾方式对高产春玉米氮、钾素养分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山27玉米为供试品种,在2个施钾水平(150、300 kg/hm2K2O)下,研究施钾方式(一次性施入和钾肥后移)对高产春玉米氮、钾素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可以促进吐丝后植株氮的积累,钾肥后移处理吐丝后氮的积累量及氮素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均高于钾肥一次性施入处理;同一施钾水平下,吐丝前、吐丝后钾素养分吸收量及其对籽粒产量的贡献均表现为钾肥后移处理低于钾肥一次性施入处理,且后移量越多,差异越明显,钾素养分吸收量在吐丝后差异较大,钾素积累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在吐丝前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植物在干旱胁迫下产生内源激素,降低气孔导度,抑制蒸腾作用,从而提高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这些激素包括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IAA)、乙烯(ETH)等,其中以脱落酸(ABA)为主的植物激素研究得最为广泛。文中总结了几种主要激素基本性质和主要功能,综述了植物激素对逆境响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