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白叶枯病是水稻生产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挖掘新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资源并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该病害的重要方法。本研究利用父母本抗性差异较大的协优9308衍生的139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作为遗传材料,人工接种不同白叶枯菌后的病斑长度作为连续型表型,结合经DNA深度测序获得的476,50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ed study,GWAS)。结果表明在P<1×10–4下, 4个菌株处理后共鉴定到109个与白叶枯抗性显著关联的SNPs位点,解释表型变异率59.78%~63.29%。其中CR4接种发现了25个SNP位点其贡献率为61.00%,在这些SNP位点附近共筛选到19个基因,其中有2个为NBS-LRR抗病相关基因(LOCOs11g43420和LOCOs11g45930)。表达分析验证发现该2个基因在抗性亲本中恢9308的表达量分别为感病母本协青早B的4.42倍和8.86倍,表明其可能在正调控白叶枯病...  相似文献   
2.
植物抗病的基因对基因模式包括两个基本步骤:病原菌侵袭的识别,和对病原物的限制反应。由抗病基因编码的对病原菌生理小种有高度特异性的受体参与了识别。在一个植物种内发现了大量和各种特异性识别略有关系的抗性(R)基因。R基因多态性的形成涉及基因复制、经点突变产生的DNA序列多样化及编码富亮氨酸元件区域内源DNA重复片断的缺失和重复。  相似文献   
3.
玉米果穗有关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随机抽取的14个普通玉米自交系按完全列杂交设计配制的F1组合,用ADM模型估算这些有缺失组合的双列杂交材料7个植株和果穗性状的遗传方差。结果表明;在植株和果穗性状上,除穗粗外,其它性状以直接效应方差为主;同时多数性状的母体效应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预示着在这些性状的改良中母体效应方差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五种禾谷类作物淀粉糊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对水稻、小麦、大麦、玉米和高粱5种禾谷类作物运用冷碱糊化法、粘度速测仪(Rapid Visco Analyser, RVA)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进行淀粉糊化特性的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用不同方法测得的结果, 有的反映某种共同的特征, 有的则显示糊化特性的不同方面. 总体而言, DSC揭示的糊化特性比较全  相似文献   
5.
利用汕优63重组自交系与双亲回交产生的BC1F1和BC2F1群体,采用新发展的包括环境互作效应在内的多遗传体系QTL作图方法和基因定位软件,对稻米两种半必需氨基酸(组氨酸和精氨酸)进行三倍体胚乳和二倍体母体植株等不同遗传体系的QTL定位分析。共检测到10个控制组氨酸含量的QTL以及8个控制精氨酸含量的QTL。全部QTL均具有极显著的三倍体胚乳和二倍体母体植株基因的加性主效应,其中4个QTL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三倍体胚乳显性主效应,7个QTL还具有明显的环境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