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4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治斌  欧俊梅 《中国棉花》2015,42(12):36-37
<正>棉花杂交制种生产是一项费工、技术要求高的工作,生产上制种产量差异大,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棉花制种产业的发展。为了提高棉花杂交制种的产量、保证种子质量,作者经过多年探索和对技术经验的总结,提出了一套适合川杂棉25号在四川植棉区制种的技术规程。1适用范围本规程规定了两系核不育杂交棉川杂棉25制种技术操作方法,适用于四川省棉花核不育杂交种子的生产。2应用标准包括:DB/5100B32004棉花种子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大穗型小麦新品种绵阳35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绵阳35号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自育的中间材料05363-8-1(组合为自育品系绵阳87-24与引进材料81026-0-1-2杂交育成)作母本、绵优2号(绵阳11号/Alondro‘S'∥77-D301)作父本组配的杂交组合中,采用系谱法选育最新育成的大穗型丰产、优质、白皮大粒、籽粒商品性特佳的优良小麦新品种,2003年10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高产小麦品种绵麦37号灌浆特性及冠层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绵麦37号籽粒灌浆干物质积累模型及灌浆特性与粒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干重变化呈"S"曲线,灌浆速率和籽粒水分含量均呈正态曲线。最大灌浆速率Rmax,渐增期(R1)快增期(R2)和缓增期速率(R3),渐增期持续天数(T1)是影响粒重的重要参数,各阶段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呈显著负相关。同时,绵麦37号具有植株叶型紧凑,通风透光好,光合作用强,整个灌浆过程千粒重较高等特性。因此在栽培和育种中可通过选育高灌浆速率,尤其是高快增期灌浆速率的品种;通过适当的栽培措施协调灌浆速率与持续时间的矛盾,增加缓增期灌浆速率而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4.
采用雄性不育系生产农作物杂交种,是目前利用杂种优势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由于核雄性不育具有恢复系广、不带对产量的不利因子、易于筛选出强优势组合等优点,已在国内外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上广泛应用。因为核不育制种需拔除约50%左右可育株,尽早拔除可育株,从而进一步提高杂交制种产量,是广大育种家十分关注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棉花核雄性不育育性是否与生长势有关、早期拔除壮苗是否能够提高不育株率,从而为棉花核不育杂交制种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分别为通过连续多年兄妹交选育的ms5ms6核不育系绵A1、绵A2和与抗虫棉杂…  相似文献   
5.
棉花双隐性核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两年对ms5ms6双隐性核不育系70416A作母本组配的19个F1杂种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其中双隐性核不育F1杂种籽、皮棉产量竞争优势达显著水准以上的组合分别占73.68%和47.37%。皮棉花竞争优势达显著水准以上的组合9个,竞争优势为7.04~18.16%。产量性状以单铃重的竞争优势最为突出,单株结铃数、衣分和衣指的竞争优势则不明显。纤维品质以麦克隆值的竞争优势表现最佳,2.5%跨长、比强度次之。研究结果表明,双隐性核雄性不育是组配丰产、优质、抗病优良杂交强优势组合的理想不育亲本。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了解矮秆糯小麦材料的遗传规律,以4个矮秆糯小麦材料为母本,5个高产小麦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小麦13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3个农艺性状的表现都是由加性和非加性基因共同决定的。13个性状遗传力均较高,除倒3节间长、倒4节间长、倒5节间长、退化小穗和千粒重5性状外,其余性状主要由加性基因决定。除结实小穗外,其余各性状的GCV均较大,表明对其选择和改良的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7.
回归方法在枫杨散生木选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一、概述枫杨(Pterocrga stenoptera C.Dc)是江汉平原湖区的优良乡土树种之一,具有树体高大,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等特点,被群众誉为“土杉树”,是七十年代前平原湖区人民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我区较重视水杉、池杉、杨树等引进树种的发展,而忽视了一些优良乡土树种(如枫杨、香椿、苦楝)的发展和利用,更谈不上对其优良基因型进行发掘和选择。特别是近几年,我区的部分县市在“改造湾子林”的过程中,将群众房前屋后的乡土树种一律砍光,统统换上“三杉一杨”和柑桔。照此下去,这些曾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做出过积极贡献的乡土树种便有最后灭绝的危险。从生态学的角度讲:在单位面积上,植物种类愈丰富,对环境的利用程度也愈高,从而也具有更高的生物生产量和稳定性。为了遵循森林群落多树种结构的自然规律和森林多效益的特点,有必要对现有的乡土树种资源进行保护和发展,并挖掘其优良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8.
高品质转基因抗虫棉的选育与利用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在棉花生产上的广泛应用,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大大提高了植棉效益,深受棉农的欢迎。然而,目前生产上使用的绝大多数抗虫棉品种和杂交种,纤维品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研究试图通过高品质棉与转基因抗虫棉杂交,以选育出转基因高品质抗虫棉新品系,并探索新育成品系在杂种优势上的利用前景,为高品质转基因杂交棉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两系杂交小麦绵阳32的选育及其配套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绵阳市农科所育成的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绵阳32(原代号MS1)是运用两系法以重庆温光型两系不育系C49S-89与自育恢复系J17杂交组配而成的强优势杂交组合。本文介绍绵阳32特征特性及其配套高产栽培、高产制种以及亲本繁殖等技术,以期为生产应用提供参考。1亲本选配及选育过程1992年重庆市作物所成功育成居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庆温光型核不育小麦,为小麦杂优利用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年,我所引进其核不育材料C49S,并连续两年对其进行了分期播种试验,以观察和验证其育性变化和育性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C49S的不育期长、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磷肥及钾肥对小麦新品种绵麦42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氮肥是影响产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磷肥与密度,它们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钾肥对产量影响较小,未达到显著水平。绵麦42获得高产(产量大于7500 kg/hm2)的具体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为226.35-250.65×104/hm2基本苗,纯氮量182.85-197.55 kg/hm2,P2O5用量119.4-130.8 kg/hm2,K2O用量79.65-113.85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