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柴达木盆地中西部极度干旱,气候冷温,盐生植物黑果枸杞占有一定生态位.采集0 ~ 40 cm土样,用超细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部分元素含量,研究了柴达木黑果枸杞原生地土壤元素分布特征.结果 表明:原生地土壤中人体必需微量元素Se、Sr含量较高,Co、Ni、V、Zn等含量相对低;C1、S含量、富集程度(Kc>3....  相似文献   
2.
ECMWF细网格产品在一次大到暴雨天气预报中的使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区域加密自动站、ECWMF细网格模式产品(0.25°×0.25°)资料,针对2017年7月23—24日发生在青海省东部地区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ECWMF细网格产品资料地面至中高层湿区的叠加区域及水汽通量散度的汇合区域对大到暴雨落区的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对于大雨或暴雨以上量级的强降水,单一模式预报量级均偏小,落区偏西,而综合多种模式的相关产品能给预报提供更好的参考,本地化QPF客观产品对大到暴雨预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青藏高原腹地天然草地土壤稳定性碳储量,掌握其固碳能力和增汇潜力,将三江源地区土壤按地域空间和3种典型草地类型进行划分,以活动层土壤为对象,进行土壤总有机碳(TOC)及铁(铝)键合碳[Fe (Al)-C]分析,并与地理、气候资料建立关系模型,反演近60年(1961—2020年)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江源地区Fe (Al)-C平均含量6.07 g·kg-1,[Fe (Al)-C]/TOC平均16.87 %,其含量分布地带性特征明显,中、东部地区显著高于西部地区(P < 0.05);(2)3种草地类型Fe (Al)-C含量在2.35 ~ 8.81 g·kg-1,[Fe (Al)-C]/TOC 11.99% ~ 20.52%,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寒草甸均显著高于高寒草原(P < 0.05); 3种高寒草地Fe (Al)-C与TOC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3)模拟数字化制图结果显示,近20年(2001—2020年)三江源地区Fe (Al)-C分布面积变化相比过去两个时段(1961—1980年和1981—2000年,其含量≥5.75 g·kg-1的分布面积平均增加了1.64 %),整体处于碳汇状态,三江源地区土壤铁(铝)键合碳在土壤稳定中的固碳潜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区域自动站加密、ECWMF细网格模式产品(0.25°×0.25°)资料,针对2017年7月23-24日发生在青海省东部地区一次大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得出ECWMF细网格资料地面至中高层湿区的叠加区域及水汽通量散度的汇合区域对大到暴雨落区的预报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对于大雨或暴雨以上量级的强降水,单一模式预报量级均偏小,落区偏西,而综合多种模式的相关产品能给预报提供更好的参考,本地化QPF客观产品对大到暴雨预报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