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解燕麦穗粒数形成过程与源、库特征之间的关系,连续两年以10个不同来源、熟期、穗型、株型、小穗数的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三叶期至拔节期的幼穗分化阶段及抽穗期源库特征,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不同燕麦基因型源库特征及对穗粒数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燕麦穗粒数形成过程存在基因型差异,幼穗分化较好品种的穗粒数较全部品种平均值高11.22%~65.43%;幼穗分化较好品种的光合势、干物质量、粒数叶比、收获指数显著高于幼穗分化较差品种,其中粒数叶比和收获指数是影响穗粒数形成的主要因素,粒数叶比和收获指数较全部品种平均值分别高0.99%~68.74%和0.85%~13.80%。综上所述,源库协调是燕麦幼穗分化良好的生理基础,可通过提高光合势和干物质量达到增源的目的,进而提高穗粒数。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内源激素含量对燕麦灌浆过程的影响,分别于2020和2021年,以9个不同基因型的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大田试验,测定灌浆粒重、灌浆期光合特性、旗叶碳代谢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酶SS)活性、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含量及成熟期粒重,通过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不同基因型燕麦灌浆期生理特性、内源激素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内源激素含量及其他生理特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按照灌浆粒重,将供试的9个品种分为灌浆较强和较弱两类,其中灌浆较强品种到达灌浆盛期的时间较早,灌浆启动时间也早于其他品种;灌浆粒重拟合程度较好,灌浆过程中的净光合速率、碳代谢酶活性较高,粒重优于其他品种;灌浆较强品种单穗粒重较灌浆较弱品种高11.8%~176.5%;灌浆较强品种旗叶IAA、GA3、ZR含量较灌浆较弱品种高12.6%~118.2%、7.2%~98.0%、21.4%~72.2%,(GA3+ZR+IAA)/ABA较灌浆较弱品种高39.3%~311.9%。在各内源激...  相似文献   
3.
5种彩叶树种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进  武俊英  王利平  肖斌 《现代农业科技》2010,(24):191-192,200
通过对引进彩叶树种——紫叶李、紫叶矮樱、红宝石海棠、金叶接骨木、美国红栌,进行田间不同保护措施下的越冬性研究,并结合实验室鉴定,选择适应内蒙古中西部栽培、抗寒抗旱性强、能够冬天自然露地越冬种植的园林彩叶树种。研究结果表明:紫叶李、紫叶矮樱、红宝石海棠、金叶接骨木在自然越冬的情况下能够安全越冬,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引进种植;美国红栌在自然情况下越冬成活率只有5.6%,难以越冬。在对这5个树种的电导率检测中,紫叶李、紫叶矮樱、红宝石海棠、金叶接骨木,在最寒冷的12、1、2月电导率变化平稳,美国红栌的相对电导率最高,抗寒性表现最差,与田间鉴定相对应。  相似文献   
4.
近年甜菜单粒品种在包头地区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内蒙古包头地区春季风沙大、气温低,土壤干旱、盐碱地较多,甜菜直播(或地膜)种植很难一次性抓全苗问题,通过3年在不同气候下的单粒品种纸筒育苗移栽试验解决了这一难题,同时总结了目前在甜菜产区使用的多个国外品种的特性,充分说明品种使用必须重视区域性布局,与良法相配套方可发挥品种的最大潜能。  相似文献   
5.
种植模式对盐碱地燕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盐碱地燕麦的合理种植模式,在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萨拉齐镇郊区重度盐碱地上以裸燕麦品种内农大莜1号为材料,对单作和混作种植模式下燕麦产量和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混作燕麦的产量明显高于单作燕麦,且与苜蓿混作的产量最高,其经济产量为1028.4 kg/ha,干草产量为9082.5 kg/ha,分别是单作燕麦的2.09和1.69倍,即与苜蓿混作燕麦>与披碱草混作燕麦>单作燕麦.生理生化指标测定表明,质膜透性、丙二醛、脯氨酸、叶绿素含量随生育时期的变化基本呈先升后降趋势;与苜蓿混作的燕麦质膜透性在整个生育期最低,丙二醛含量变化相对平缓,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可见与苜蓿混作有利于提高燕麦的耐盐碱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盐碱地燕麦高产栽培中的营养配比,利用生物方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采用防雨棚土培方法,进行了氮、磷、钙营养元素不同配比对燕麦耐盐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因子氮、磷、钙剂不同调控处理能够促进燕麦植株的生长发育,减弱盐胁迫对细胞质膜的损伤,不同程度增加燕麦植株体内K+含量、减少Na+含量,增加K+/Na+值,...  相似文献   
7.
荷兰甜菜多粒品种ADV0420引种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菜二倍体新品种ADV0420是荷兰安地公司选育的雄不育二倍体多粒种,由包头华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引进试种。在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甜菜品种生产试验中,根产量66.95t/hm2,比对照增产24.7%,含糖率16.162%,比对照低0.362度,产糖量10.815t/hm2,比对照增加22.2%。达到了内蒙古自治区丰产型甜菜品种标准。  相似文献   
8.
达拉特旗现依托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甜菜制糖企业———包头华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多方位协作。总结多年的甜菜生产经验与栽培措施,有以下几方面:⑴选择甜菜适宜种植区域和种植方式;⑵轮作选茬,推广深耕,增施底肥;⑶选用通过当地鉴定的优良品种,确保种子质量;⑷提倡适期早播,适度浅播;⑸合理密植;⑹推广使用自己研制的适应本地区的甜菜专用肥,平衡作物营养;⑺加强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9.
为评估内蒙古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现状,本研究于2021年4月选择内蒙古覆膜年限为1~40 a的10个旗县的30个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为研究对象,对各监测点农田耕层土壤地膜残留量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耕地耕层(0~30 cm)土壤平均地膜残留量已高于我国农田残留量限值,且3个区域残留量差异明显,表现为北方高原山地区>东北湿润平原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平原区;农户的回收意识更加影响农田残膜量;土壤残膜主要集中在0~10 cm土层中,且表现为随覆膜年限增加,0~10 cm土层中的残膜含量比例减少,10~30 cm的土层残膜含量比例随覆膜年限增加而增加;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小面积残膜量(<4 cm2)在深层土壤不断增加。研究表明,内蒙古农田残膜污染较为严重,10 cm以下土层中的残膜量和碎片化呈加重趋势,应加强地膜回收、生物降解膜替代等措施,以缓解区域作物种植体系中残膜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0.
推广优良品种促进甜菜生产发展武俊英,秦树才,杜振江,李春录,白进玲,宣俊亮,杨鸿雁(内蒙古包头糖厂)甜菜品质是影响甜菜生产与制糖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同等的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下,甜莱品种的特性和经济性状对甜菜的产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推广适合本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