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以耧斗菜(Aquilegia viridiflora Pall.)中的两个品种(矮重品种和矮化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通过研究不同温度、干旱胁迫及不同盐胁迫对两种耧斗菜的影响,分析其发芽率、叶面积、胚芽、胚根长度等指标,探究温度、PEG处理及盐胁迫对2种耧斗菜种子的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具体结果如下:(1)耧斗菜矮重品种的种子在常温和5%PEG-6000的干旱处理下发芽率最高,为92%,其矮化品种在同等条件下发芽率仅为40%。(2)在两种耧斗菜种子中,耧斗菜矮重品种种子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在20%的PEG-6000干旱胁迫下依然可以发芽,而耧斗菜矮化品种种子在同等干旱胁迫下被抑制发芽和生长。(3)Na2SO4表现为0.3%浓度的溶液对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与CK组相比发芽率提高了14%,其他盐溶液则表现为抑制,且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干旱对多裂叶荆芥生长的影响,以多裂叶荆芥1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模拟干旱的方法,设置CK、轻度、中度和重度4个水分梯度,对0、7、14、21d下多裂叶荆芥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和根冠比等形态指标,以及根、叶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表明,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多裂叶荆芥幼苗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较小,而根冠比对干旱胁迫的响应较为敏感;不同干旱处理下叶片含水量差异不显著,但0~7d的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整体来看,多裂叶荆芥根、叶中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含量均随时间增加呈先减后增的趋势,在21 d达到最高;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递减(叶)或先增后减(根)的趋势,21d时含量最低,此时不同处理下的差异显著;SOD活性在14~ 21 d最高,且在21 d时中、重度干旱下与CK差异显著;POD活性在21d降到最低,且重度干旱下与CK差异显著,说明多裂叶荆芥幼苗在短时间内对轻度干旱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和适应性,胁迫21 d时,为应对干旱胁迫通过对渗透物质积累的调节,协调自身抗氧化酶活性,从而清除活性氧对细胞膜带来的伤害,维持植物的正常生长.相关性分析表明,根、叶的脯氨酸、可溶性糖与丙二醛含量三者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SOD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SOD与POD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胡椒薄荷(Mentha piperita),美国薄荷(Monarda didymal)和柠檬薄荷(Mentha citrata)的幼苗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C)技术对芳香物质化学成分进行检测,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定量计算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比较种间芳香物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3个薄荷材料的叶片主要芳香物质化学成分存在较大差异,胡椒薄荷芳香物质化学成分有月桂烯(24.72%)、右旋萜二烯(22.94%)、β-石竹烯(8.89%);美国薄荷有月桂烯(22.75%)、姜烯(14.11%)、(E)-β-金合欢烯(7.88%);柠檬薄荷有β-石竹烯(43.63%)、ALPHA-蒎烯(4.68%)、罗勒烯(4.37%)。3个薄荷材料共有β-石竹烯、丁香烯、萘、(-)-α-荜澄茄油烯4种芳香物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