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龙眼大树移栽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影响龙眼大树移栽成活的成因,研究总结提高移栽成活率技术,2008—2012年分成5批移栽195株15年以上树龄龙眼大树实施试验观察。分析表明,影响龙眼大树移栽成活的主要因素有移栽季节、根系保护、栽植方法、植株树况、植后管理等。龙眼大树移栽,宜采用合理的起苗方法、选择适宜的移栽季节、实施得当的定植管理。提前对拟移植植株进行断根处理,催根后于春季带土球起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柠檬8份种质资源的花进行精油提取和成分分析鉴定,分析8种柠檬花精油挥发性成分组成差异和相似度,为柠檬花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同种质柠檬亲缘关系鉴定及优质柠檬种质的筛选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对福建省泉州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果蔬园柠檬良种筛选圃内尤力克、费米耐劳、印度大果、越南四季柠檬、台湾香水柠檬、漳州本地柠檬、北京柠檬和江苏2号等8份种质资源的花进行精油提取,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和鉴定其挥发性成分,并采用SPSS 22.0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8份柠檬花精油出油率为0.052%~0.139%.共鉴定出15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萜烯类52种、醇类47种、酯类15种、醛类11种、酮类10种、烷烃类7种、酚类4种、其他5种.尤力克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54种,费米耐劳67种,印度大果27种,越南四季柠檬78种,台湾香水柠檬27种,漳州本地柠檬45种,北京柠檬42种,江苏2号42种.8份柠檬花精油共有成分8种,分别为D-柠檬烯、β-蒎烯、3-蒈烯、β-石竹烯、柠檬醛、芳樟醇、α-松油醇和香叶醇;特异性成分78种,其中尤力克6种、费米耐劳19种、印度大果2种、越南四季柠檬29种、台湾香水柠檬4种、漳州本地柠檬3种、北京柠檬7种、江苏2号8种.柠檬花精油中以萜烯类(35.29%~80.81%)、醇类(7.91%~43.04%)和醛类(0.19%~14.67%)相对含量较多,其中萜烯类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D-柠檬烯、β-蒎烯和3-蒈烯,醇类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合金欢醇和芳樟醇,醛类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是柠檬醛.8份柠檬花精油间关系最近的是北京柠檬与江苏2号,相似度为0.996,最远的是越南四季柠檬与台湾香水柠檬,相似度为0.650.[结论]不同柠檬花精油出油率和成分的差异反映柠檬不同种质间的遗传差异.同时,柠檬花精油中含有的成分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黄蓝粘虫板在套种爬地蓝果园一天各时段不同高度下诱杀害虫的效果,以离地(爬地蓝匍匐层高度)0.5、1.0、1.5和2.0 m处悬挂黄色和蓝色粘虫板,测定黄蓝板诱集害虫的种类与数量.结果表明,不同悬挂高度黄板和蓝板对害虫诱杀效果不同,黄板在诱杀害虫的数量和种类上好于蓝板,以悬挂高度0.5 m诱杀效果最佳.一天各时段下...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北京柠檬叶片、枝干和果皮的精油,并进行GC-MS分析,共鉴定出38种成分,其中叶片23种,枝干21种,果皮29种。3份精油主要挥发油成分均为D-柠檬烯,相对含量分别为52.85%、53.03%和51.23%;共有成分14种,特异性成分分别有4种、3种和14种。通过对3种食源性细菌的抑菌活性的测定,3份柠檬精油均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叶片精油对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效果最佳,且抑菌圈直径最大;果皮精油对伤寒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佳,抑菌圈最大。研究结果表明,柠檬不同部位精油活性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在对其开发利用时,可考虑各自优势,合理利用柠檬的叶片、枝干和果皮,为柠檬资源合理化和精细化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龙眼品种结构调整的新途径,以福眼为砧木、四季蜜为接穗,进行龙眼高接换种试验,结果表明:实施高接后,砧穗亲和性好,接穗生长量大,植株生长快,投产早,表现出较好的生长和结果性能.  相似文献   
6.
芒果是近年福建省大力发展的果树。针对我省芒果生产现状,笔者基于自身实践,参考当今芒果科技成果和生产经验,介绍芒果良种与高优栽培技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13份柠檬种质资源的26个表型性状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6个表型性状变异系数为9.77%~105.44%之间,表现出广泛的变异性;2)表型性状间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性的分别有184对和36对,各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3)单果重、果实横径、果实纵径等16个性状含有丰富的遗传信息,可作为柠檬优先鉴定内容和重要的评价指标;4)通过聚类分析分为3个组群,其中第1组群可作为选育高品质柠檬品种的亲本,第3组群可作为选育特大果型柠檬品种的亲本。  相似文献   
8.
针对泉州地区杧果优良品种缺乏、成熟期较为集中等问题,对引进的‘贵妃杧’和‘四季杧’在泉州地区的试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妃杧’长势较好,产量稳定,果实可食率高,纤维少,品质佳,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四季杧’植株具有速生快长的特性,周年开花结果且稳产丰产,果实品质佳,还可丰富杧果淡季销售市场,推广前景看好。‘贵妃杧’平均单果重547.9 g,可食率82.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3%,果肉细嫩爽口;‘四季杧’正造果平均单果重358.4 g,可食率77.3%,可溶性固形物17.5%,果汁较多;‘四季杧’反季果平均单果重313.4 g,可食率74.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5%,果汁较少但甜度更高。这两个品种在株产、平均单果重、可食率、纤维含量、果实品质等方面均优于本地杧果,适宜在泉州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以‘东壁'龙眼为材料,研究印度梨形孢对龙眼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印度梨形孢处理极显著提高室温贮藏3d的种子萌发率(P0.01)。播种后2个月统计结果显示印度梨形孢处理极显著提高龙眼幼苗侧根数量和地上部高度(P0.01),显著提高幼苗侧根、主根、地上部及幼苗总重(P0.05),对主根伸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效果并不显著,对叶片数影响不大。说明对短期室温贮藏的龙眼种子而言,印度梨形孢处理能有效提高其萌发率,同时印度梨形孢定殖对龙眼幼苗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龙眼在遗传育种、生理生化、栽培技术等科研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并提出发展思路,为龙眼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