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生育期106d左右,其中从出苗至开花67d左右。植株矮壮,株高150~160cm,不分枝;叶片数24~26片,叶绿色;舌状花冠黄色,管状花的雄蕊退化,无花粉,雄蕊发育正常;果盘呈微凸状,果盘直径14~16cm,果盘倾斜度2级;籽实黑色,边缘暗灰色,千粒重48g。该不育系茎秆粗壮,抗倒伏,感向日葵褐斑病、霜霉病和锈病。  相似文献   
2.
探究不同饵料对产后雌性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亲鱼的营养效果,为大黄鱼亲鱼培育提供参考。采用中华管鞭虾(以下简称红虾)、沙蚕、黄占鱼块+强化剂(以下简称鱼强)、黄占鱼块(以下简称鱼块)4种饵料分别投喂产后雌性大黄鱼亲鱼2个月,依次为组A、组B、组C、组D,分析4种饵料以及复健后雌性大黄鱼亲鱼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以评价不同饵料对大黄鱼的营养效果。①复健2个月后,大黄鱼背部肌肉氨基酸总含量组C>组A>组D>组B,必需氨基酸含量组A>组C>组D>组B,各组间差异不显著。腹部肌肉氨基酸总含量组A>组C>组D>组B,其中组A显著高于其他3组,必需氨基酸含量组A>组D>组C>组B,差异不显著。②背部脂肪酸总含量组D>组C>组B>组A,其中组D、C、B显著高于组A(P<0.0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组C>组D组B>组A,组C显著高于组B和组A(P<0.05)。大黄鱼腹部肌肉饱和脂肪酸总含量组C>组D>组B>组A,其中D组、组C显著高于组A(P<0.05)。饵料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含量对产后雌性大黄鱼亲鱼肌肉中的氨基酸总量和不饱和脂肪酸一般呈正相关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美洲黑石斑,学名条纹锯(Centropristis striata),通称黑石斑,隶属鳍科、石斑鱼亚科、石斑鱼属。是一种原产美国和墨西哥大西洋沿岸的名贵海水鱼类,自2003年引进我国已近20年,是我国东部及东南沿海地区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其苗种繁育、网箱试养殖等已取得良好  相似文献   
4.
高产优质青贮玉米新饲玉1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饲玉1号是山西北方种业股份公司和新疆康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育成的高产优质青贮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35d,适宜≥10℃有效积温3200℃.d以上的地区种植。2001~2003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生物产量高、稳产、优质、抗病、抗倒和适应性强等特点,一般生物产量90000~120000kg/hm2。种植密度75000株/hm2,子粒乳线下移至2/5~3/5时即可收获青贮。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MS-222长时间麻醉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机体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浓度(10、20、30、40、50、60、70 mg/L)的MS-222,对体质量为(97.97±9.56)g的大黄鱼幼鱼进行24 h麻醉试验,通过对肝脏、鳃丝和脑的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进行显微和电镜观察,评估长时间麻醉对幼鱼机体的影响;通过对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血清皮质醇浓度的检测,分析麻醉对机体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1)℃条件下,用质量浓度为40 mg/L的MS-222麻醉时,幼鱼可进入深度镇静期,用60~70 mg/L的MS-222麻醉时,幼鱼可进入深度麻醉期,但用70 mg/L的MS-222麻醉24 h后,幼鱼的复苏率仅为50%;组织切片观察显示,用40 mg/L的MS-222麻醉24 h时,对机体可能存在轻微损伤;生理生化试验显示,用20 mg/L的MS-222麻醉时,幼鱼血清皮质醇浓度在1.5 h时显著上升(P<0.05),用20、40 mg/L的MS-222麻醉时,总体上能增强幼鱼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MS-222麻醉剂对东海带鱼Trichiurus haumela幼鱼的麻醉效果,在水温(26. 0±1. 0)℃条件下,对体质量为(43. 21±0. 52) g的东海带鱼进行了不同MS-222浓度的麻醉试验,根据鱼体在最终麻醉状态和复苏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把麻醉程度分为6个时期,复苏过程分为4个时期,测定了麻醉和复苏各期试验鱼的呼吸频率,并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麻醉剂,研究了其对东海带鱼幼鱼的麻醉程度和麻醉效果,以及对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S-222麻醉剂浓度低于20 mg/L时,试验鱼的最终麻醉程度为0期;当麻醉剂浓度高于80 mg/L时,试验鱼的最终麻醉程度均能达到6期;试验鱼的入麻时间随着MS-222浓度的升高而减少,复苏时间随MS-22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测得的MS-222有效质量浓度为120~140 mg/L;在MS-222浓度为20、40 mg/L条件下,血清皮质醇含量随麻醉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MS-222浓度为60 mg/L条件下,血清皮质醇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各浓度组试验鱼在6 h时血清皮质醇含量最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 05);各试验组鱼血糖含量随麻醉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均在6 h时降至最低,也无显著性差异(P0. 05)。研究表明,MS-222麻醉剂对东海带鱼幼鱼的有效质量浓度为120~140 mg/L,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7.
8.
为筛选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耐寒基因,探寻低温胁迫对大黄鱼金属硫蛋白基因MT、水通道蛋白基因AQP1、HSP60蛋白基因TCP1表达的影响,以经过连续多代选育获得的F5代耐低温品系大黄鱼(体质量为55.35 g±3.52 g)和非耐低温品系大黄鱼(体质量为56.45 g±4.41 g)幼鱼为试验材...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不同滤料和碳氮比对对虾养殖尾水处理效果的影响,采用藤壶壳和聚乙烯(PE)作为生物滤料,考察了碳氮比分别为5、10、20、30时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尾水的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碳氮比分别为5、10、20时,藤壶壳组的总氨氮、亚硝酸盐去除率高于PE组,但碳氮比为30时,藤壶组和PE组的总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 05);藤壶组和PE组在碳氮比为20和30时,总氨氮去除率在30 h后均显著高于碳氮比为5和10时(P0. 05),去除率高于98%;藤壶组和PE组碳氮比为10、20、30时,在30 h后亚硝酸盐去除率显著高于碳氮比为5时(P0. 05),去除率高于93. 79%。综合本研究中不同滤料和不同碳氮比对水质处理效果的研究结果,并结合藤壶壳和PE的经济成本,建议尾水处理中碳氮比取20∶1,滤料取藤壶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油葵KWS303由新疆种子管理站从德国KWS公司引进,2002年2月在新疆通过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