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苦荞是凉山州传统种植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也是彝族同胞的主食之一[1]。通将“川荞2号”的自然变异单株,通过连续7年的系谱选育,培育出适宜凉山地区种植的高产大粒苦荞新品种“川荞8号”。该品种春播、秋播出苗率远可达91%。形态特征为幼茎绿色,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花绿白色,无香味。主茎节数11.5节,株高100~110cm,有效分枝2~5个,花序柄短,结籽集中,籽粒饱满、长锥、暗灰色,株型紧凑,结实率高,平均单株粒重2.5~4.5g,千粒重22~24g。生育日数81d左右,平均产量178.37kg/667m2。2022年1月通过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川认杂粮2022001)。  相似文献   
2.
川荞6号是中熟苦荞新品种,在西南地区生育期72~78d,出苗整齐、健壮,幼茎绿色,叶片大小中等,叶色深绿,花为绿白色、无香味。主茎节数11.5左右,株高100~110cm,有效分枝2~5个,花序柄短,结籽集中,籽粒饱满、长锥、暗灰色,平均单株粒重2.5~4.5g,千粒重22~24g,产量1800~2050kg/hm2。该品种是地方品种“额乌”变异单株通过系统选育而成的苦荞新品种,2020年12月通过重庆市种子行业协会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田间鉴定,命名为“川荞6号”。2021年11月通过重庆种业协会农作物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为“渝品审鉴202110”。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