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以野生种"羊踯躅"、"映山红"与园艺品种"夏玫红"、"深球红"、"粉鹤"5个基因型杜鹃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几个种(品种)的种子形态与萌发特性,旨在为引种驯化和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5种供试杜鹃的种子均极细小,其中"羊踯躅"种子明显大于其它4种。除"映山红"与"深球红"以外,种子千粒重存在显著差异,"羊踯躅"的千粒重最重,达到0.258g;而"夏玫红"的千粒重最轻,仅为0.051g。不同杜鹃种(品种)种子形态差异显著,种子呈现椭圆形、卵形、矩圆形等形态。不同种子的翅、条纹及两端形状等均存在明显差异,可见种子形态可以作为杜鹃分类的重要依据。5种杜鹃种子萌发时滞、萌发持续时间及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有差异,"羊踯躅"种子的萌发时滞最短(10d),而"映山红"最长(15d)。种子活力排序为"羊踯躅""粉鹤""夏玫红""深球红""映山红"。  相似文献   
2.
适于我国北方园林绿化的果树种质资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果树类园林观赏树木是指适于城市园林绿地及风景区栽植的木本植物,它们大都树体高大,根深叶茂,能有效起到调节温湿度、防风防虫、减弱噪音、保持水土的作用;更兼其春季鲜花盛开,芳香四溢,秋季果实累累,万紫千红,具有美化环境的效应。现将适于我国北方园林绿化的果树种质资...  相似文献   
3.
植物生长物质萘乙酸、吲哚丁酸、生根粉对枣树根蘖苗的促控作用非常明显,其作用是通过对地上部加长生长、加粗生长和地下部根系发育的影响来实现的。三种外源激素的浓度分别为萘乙酸0.1%、吲哚丁酸0.1%、生根粉0.05%,其中尤以萘乙酸0.1%效果最好,成活率可高达71.4%。浓度过高则会抑制根蘖苗的生长,降低成活率。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由于加热器械的使用,各种电源线易被烫坏,电源发生短路,使得口腔修复实训室用电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研究了通过将口腔技工桌设计为24V低压供电,减少口腔技工桌上的电源线的数量,以避免引发人身触电事故,保证了口腔修复实训用电安全,同时可以直接使用清洁的太阳能及风能,达到节能、环保、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鸢尾属部分园艺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4份鸢尾属园艺品种为试材,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研究鸢尾属园艺品种的遗传特性及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0个ISSR随机引物检测到153个多态位点,多态性条带比例为100%,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各品种之间的DICE遗传相似系数在0.148~0.657之间,平均相似系数为0.365。由聚类分析可知,当遗传系数为0.354时,可将供试材料分为4个品种群。其中Ⅰ群有21个品种,全部为须毛状附属物亚属的德国鸢尾。Ⅱ群有4个品种,包括无附属物亚属的西伯利亚鸢尾和2个花菖蒲品种。Ⅲ群有4个品种,包括2个花菖蒲品种以及2个从荷兰引进的德国鸢尾。Ⅳ群为无附属物亚属的路易斯安那鸢尾品种群。主坐标分析所反映的关系和UPGMA聚类图相似。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哈肯协同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弱肉强食模型,即捕食与被捕食模型.由捕食者和被捕食者构成的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生态自组织系统,通过对这个系统的序参量方程进行定态线性稳定性分析和非线性稳定性分析,得到了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浓度随时间振荡这一生态现象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7.
以黄河中游东岸的枣优良品种石楼木枣为试材,系统研究了该品种生长结果特性。结果表明,以3 ̄8年生的结果母枝的成枝力及结果力为最高,且结果核的长度及叶面积也比较大;着生于结果基枝上的结果母枝的成枝力及结果力高于发育枝上的;向上或平生的结果母枝的成枝力及结果力高于向下生长的结果母枝,结果基枝成枝力及结果力与枝条着生方向的关系呈同样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40份鸢尾属种质资源进行遗传特性及亲缘关系的分析研究,从170个SRAP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高、重复性好且稳定性强的引物10个,共检测到168个位点且全部为多态位点,多态性条带比例为100%,表明供试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各种质之间的DICE遗传相似系数在0.067~0.740,平均相似系数为0.281。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当遗传系数为0.265时,可将供试材料分为7个类群。其中,19份德国鸢尾品种聚到一起,扁竹兰、喜盐鸢尾、德国鸢尾‘Queen’分别各自聚为一类,上海引种的马蔺和宁夏引种的马蔺聚为一类,而内蒙古马蔺则和路易斯安那鸢尾聚到一起,西伯利亚鸢尾、花菖蒲、黄菖蒲和3个德国鸢尾品种聚为一类,主坐标分析所反映的关系和UPGMA聚类图相似。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宜武汉气候条件的多肉植物品种资源,于2015—2016年在武汉市简易温室中进行了29个多肉植物品种的观赏性、适应性评价,并结合观赏性和适应性试种了29种多肉植物进行观测。结果表明,29种多肉植物在武汉地区的简易温室中均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火祭、乙女心、虹之玉等22种多肉植物的综合评价在Ⅲ级或以上,适宜在武汉地区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以4个杜鹃品种(“胭脂蜜”“杨贵妃”“紫鹤”“泰勒”)为材料,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并统计杜鹃叶片表皮毛的形态、类型与密度差异,同时通过观察杜鹃冠网蝽对以上品种叶片的取食选择行为特征,比较分析不同品种杜鹃叶片表皮毛与其抵御杜鹃冠网蝽胁迫能力差异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杜鹃品种叶片上同时存在发状直线毛状体和头状或长筒状腺毛2类表皮毛;不同品种的叶片表皮毛在荧光下呈现深浅不一的红色、黄色、绿色。杜鹃冠网蝽偏向在表皮毛密度相对较小的老叶背面寄生;“泰勒”叶片背面表皮毛最为密集且蓬乱,杜鹃冠网蝽偏好性低;“杨贵妃”叶片背面表皮毛密度较低,其毛状体细软,不受杜鹃冠网蝽偏好;“紫鹤”叶片背面表皮毛直立粗壮,密度显著高于“胭脂蜜”,但较多杜鹃冠网蝽偏好取食“紫鹤”。杜鹃叶片表皮毛对杜鹃冠网蝽寄主选择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表皮毛密集且细柔,不利于杜鹃冠网蝽的附着取食;表皮毛粗壮,则能为杜鹃冠网蝽取食爬行提供支撑。因而,杜鹃的抗虫性与其叶片表皮毛的密度和形态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