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水产渔业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正淮河在安徽省蚌埠市境内的流域长度达120千米,渔业资源丰富,其中鲤鱼为淮河水系特有的经济鱼类。该鱼体色金黄,有金属光泽,胸、尾鳍后端呈橘红色,肉质细腻,味道鲜美,深受皖北、苏北、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域居民的青睐。近十年来,由于受流域放流、生态环境改变以及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资源量锐减。为保护淮河水系鲤鱼,解决种质退化问题,实现淮河水系鲤鱼提纯复壮,蚌埠市渔业局与蚌埠市富民果林水产研究所等单位从2012年即开始淮河水系鲤鱼选育保种工  相似文献   
2.
安徽蚌埠市水产研究所 汤二红 丁建群 邮编 233030  蚌埠市水产研究所自 1993年即开始鳖的工厂化规模养殖,经过 6年多的滚动发展,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到 60万只,生产量提高了 40倍。   1999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受境外走私鳖的冲击,国内养鳖业曾一度陷入低谷,其前景如何,众说纷纭,但水产研究所对这一行业的前景却充满了信心,在困境中不断地求生存,谋发展,并最终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去年 5月至 11月先后放养了 60万只鳖进行温室养殖 (其中养殖时间最长的为 11个月,最短的为 7个半月 ),到今年 6月底成活率达 92%,饲料系数 0.9,…  相似文献   
3.
幼鳖阶段在温室内集约化养殖是目前国内多数养殖单位所采取的养殖模式。因为养殖水体小、密度大,水质容易恶化,影响了幼鳖的成活率。每年温室鳖移到室外后,室内的沙需要清理消毒.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本试验在培育池内不放沙子,人工设置隐蔽物,经过300天的饲养,平均  相似文献   
4.
由于饲料价格的上涨,饲料投入在甲鱼人工养殖成本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饲料投入的降低意味着养殖风险的减小。那么影响饲料系数的因素有哪些?生产中如何降低饲料系数?根据我所多年的甲鱼养殖实践,总结有以下一些因素:一、饲料的质量。原料的新鲜度、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添加剂的种类、原料的预混合情况、粉状料的细度等都影响甲鱼的食欲以及消化吸收。甲鱼饲料要求鱼粉新鲜、蛋白质含量在40eq0%,添加剂中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符合甲鱼生理需求。饲料细度在80~120目。二、饲料投喂前的加工。选用不同机械加工以及加工成不同状态均…  相似文献   
5.
白点病是温室稚鳖培育中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其命名是根据外部病症而定。该病发病时间早、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本文就该病的流行情况、致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1.流行情况:在恒温封闭或半封闭温室内发病率较高。发病时间在7-10月份,8-9月份为发病高峰期,适宜水温29-30℃。感染对象多数是50克以下的稚鳖。感染前首先表现的症状是摄食量下降,食台上开始出现糊状剩料。疾病潜伏期一般3-ed天,严重时食台上出现病鳖,并开始出现死亡。随着病势的加重,病鳖数量逐渐增多,夜晚观察食台上病鳖有堆叠现象。死亡严重时,单地日死…  相似文献   
6.
甲鱼温室养殖降本增效集成技术通过应用微孔管增氧、应用饲料投喂新标准、应用生物制剂来对养殖过程中水质进行调控,减少饲料浪费,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成活率、增加效益的目的。通过集成技术的示范应用,养殖增效明显。当年投放的苗种经过9  相似文献   
7.
<正>稻渔综合种养是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举措,目前全国各地均在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蚌埠市位于淮河两岸,全市稻田种植面积170万亩,2018年全市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4.5万亩。2018年下半年,市政府出台了《蚌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实施方案》,通过政策资金支持,计划用三年时间,全市稻渔种养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根据全国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情况看,稻虾种养因养殖效益高且养殖周期短,为稻渔种养主要模式,约占总养殖面积的八成以上。黑鱼在蚌埠地区养殖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怀远县白莲坡镇(原找郢乡)养殖较集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