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81年起,我省广泛进行旱地粮肥带状间套轮作复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与各地相同作物和相同品种的“老三熟”制相比较,一般除全年每亩能增产原粮约30%和增值约25%外,还由于实行粮肥配置,隔年轮作换带及增套多种作物,而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使了这种轮作复种制的发展。1984年初步统计超过10万亩,已成为天台、磐安、富阳、普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浙江省多数旱三熟复种生产中普遍存在三季作物产量“两头低”、用地养地不协调、轮作换茬困难等问题,使三季平衡高产、用地与养地结合、持续高产稳产。我们参考四川省的经验,从本省实际出发,于1981~1982年在天台县的坦头公社平窑大队设置麦、肥、豆、薯三粮一肥的分带轮作定点试验,以当地麦、豆、薯“老三熟”为对照,取得显著效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于1982年开始春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经过四年的试验、示范证明,春花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措施,具有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的优点。覆膜比不覆膜的一般增产32~131.9%,亩增花生果40~137.2公斤,增加收益48~165元,深受农民欢迎。一、春花生覆膜栽培的收益 1982~1984年六个县试验覆膜面积117.82亩,平均亩产干果223.6公斤,与不覆膜的对照平均亩产112.6公斤相比,亩增产干果112.1  相似文献   
4.
一、浙江免耕栽培简史和现况免耕栽培是浙江省的传统农艺之一,水稻与早作都有应用。最早记述于农书的,是距今一千六百余年前西晋(公元265~316年)郭义慕《广志》中的再生稻,但应用范围泛指华南。明确指在浙江种植再生稻的,是南宋宁宗时的《嘉泰会稽志》(公元1201~1204年):“再熟日魏撩(古人喜用谐音字。魏撩即收获“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