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晚季特优航2号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进行统计分析,明确各因素在产量构成中的作用及各因素间的相互联系。据此制定相应栽培技术,发挥该组合晚季栽培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温建彬 《种子世界》2011,(12):24-25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品种 花生品种粤油7号,闽花6号,汕油71,以汕油71为对照。 1.2试验地点 福建省安溪县城厢、湖头和官桥。2结果分析2.1生育期花生品种粤油7号在我县种植,作春花生栽培,全生育期135d,比汕油71长3~5d,作秋花生栽培,  相似文献   
3.
温建彬 《中国种业》2010,(Z1):63-64
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种子包衣比不应用包衣的种子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其表现为秧苗素质好、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增产幅度分别达13.4%和12.4%。而且低投入、高产出,667m2可增收节支145.1元、146.9元。  相似文献   
4.
杂交稻“粤优938”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优938在安溪县经2年中稻和晚稻试验示范,表现出高产、优质、抗性较好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栽培上注意合理安排播种期,培育分蘖壮秧,合理密植,增丛增苗,科学运筹肥水,早促早发,综合防治病虫害,以发挥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5.
两系法杂交稻的研究,已有很大的进展。要实现以“二系”杂交稻代替“三系”杂交稻的设想,首光要有育性转换稳定的不育系。为了探索W6111S-23在安溪自然条件下的育性转换规律,为繁殖、制种寻找安全的抽穗期,1991年与县农科所共同对W6111S-23育性作了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花生种植效益的提高,我县花生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由于耕作制度和农民施肥习惯,花生空瘪现象很普遍,且空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花生产量,轻者损失20%~30%,严重达80%以上。2011年我县城厢镇墩坂村、南坪村,湖头镇东埔村部分田块空瘪率达80%以上,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