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0篇
农学   5篇
  4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97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正>"春闺"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从黄旦天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属灌木型,小叶类,晚生种,产量较高。抗性与适应性强,扦插繁殖率高,定植成活率高。制乌龙茶、绿茶,均有浓郁花香,品质优。近年来春闺在福安、武夷山、安溪等茶区深受种植者、消费者青睐。为适应消费者口感多样化的需求,闽南乌龙茶有"正炒"(香气较高、滋味较涩)、"消青"(香气、滋味较协调)、"拖青"(滋  相似文献   
3.
4.
以'白鸡冠'半同胞系F1代中13个新品系为研究对象,观测其新梢、成熟叶片等生物学性状及利用SSR标记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发现,与母本相比F1代新品系树型全为灌木型,树姿均为半披张,大部分为小叶种;芽叶色泽为黄绿的有8个,5个为紫绿或者绿色;新梢一芽三叶重超过母本的有7个;生化测定表明各品系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差异不大;而游离氨基酸从3.5%~6.3%,变化幅度达到80%,变异幅度较大.遗传多样性分析发现0309B与母本白鸡冠亲缘关系最远,而0309D与0306I与母本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明不同品种制作的武平绿茶——“梁野炒绿”的理化成分差异,为筛选适制梁野炒绿的品种及后续产品品质提升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对‘福云6号’‘梅占’‘乌牛早’‘龙井43’这4个品种制作的“梁野炒绿”进行了感官与生化成分鉴定。【结果】感官审评发现,乌牛早品种炒绿内质综合得分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P<0.01),其次是梅占品种和龙井43;生化成分鉴定表明:水浸出物含量在梅占品种绿茶中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茶多酚含量在梅占和乌牛早绿茶中均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P<0.05);乌牛早品种炒绿游离氨基酸总量最高,酯型与非酯型儿茶素比值(1.44)、儿茶素苦涩味指数(5.68)、酚氨比(3.88)均比其他品种低;氨基酸组分分析表明,茶氨酸含量(8.971~14.942 mg·g-1)在福云6号中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天冬氨酸含量(1.854~2.506 mg·g-1)在乌牛早中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1),谷氨酸含量(1.690~2.244 mg·g-1)在梅占和乌牛早炒青...  相似文献   
6.
春闺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是从黄旦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选育法育成的灌木型、小叶类、晚生茶树新品种。2002-2014年连续十几年的品比及区域试验表明,其定植成活率高,生长势较强,持嫩性较强,产量较高,抗性强。春闺一芽二叶春梢约含水浸出物41.4%、茶多酚17.8%、氨基酸4.2%、儿茶素总量13.3%、咖啡碱3.8%,其中茶多酚含量低于对照种黄旦(21.6%),而儿茶素品质指数明显高于黄旦、铁观音、肉桂、毛蟹;且茶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和氨基酸总量都高于黄旦。品质鉴定结果表明,其适制性广、制优率高、品质优。制乌龙茶,有特殊香气且浓郁持久,味醇、汤中有香;制绿茶香浓郁、带花香,味醇爽或浓醇鲜甘、汤中花香显。春闺品种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福安及相似气候类型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早期品质鉴定一直是茶树育种的难题,也是造成茶树育种周期长的一个重要原因.乌龙茶早期品质鉴定一般采用传统小样法制作茶样再通过感官审评判定.由于小样法制作鲜叶用量相对较多,1个单株需要经过7~8 a的前期扩繁才有足够多的鲜叶原料.本试验通过改进传统小样法制作模式形成微量法制作工艺,制作过程简单高效,需要的鲜叶量少,只需10...  相似文献   
8.
福建是我国的产茶大省,无性系茶树品种和茶类花色品种数量均称冠全国,素有“茶树良种王国”之称。众多的茶树品种一方面可丰富生产用种,另一方面也给茶叶生产中的品种选择带来了困惑,尤其是那些亲本来源相似或生育期相近的众多品种。  相似文献   
9.
使用简化改良的CTAB法抽提茶树(Camellia sinensis)鲜叶DNA,通过电泳和PCR检测所提取DNA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改良的CTAB法提取茶树DNA,步骤减少、抽提过程简单、时间短、效率高,用嫩叶和成熟叶均能抽提出高质量的DNA.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肉桂品种为材料,采用CTAB法对四个不同组织提取的DNA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叶片中能够得到质量较好且较纯净的DNA;茶籽中提取的DNA浓度最大,但是含有大量RNA和蛋白质等杂质;花蕾和花中得到的DNA不是量非常少就是降解严重,也含有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