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本研究以行政村为评估单元,分析新郑市村域土地生态状况及其变化情况,为合理科学的利用土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GIS和RS平台,综合运用遥感影像、统计报表与野外调查数据,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两期新郑市村域土地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结果)结果表明: 2011年、2014年新郑市农村地区土地生态状况分别以二等级、一等级为主,该部分村庄占评价区域面积的58.29%、43.45%。位置分布上,南部山区的农村土地生态状况最好,中部平原其次,北部与郑州市接壤的地区最差,整体呈现三级阶梯型分布。动态分析表明,2011—2014年四年内,农村土地生态状况发展呈现变好趋势的村庄面积占评价区域面积的32.61%,这部分村庄主要分布在新郑市的南部、东部地区,呈现变差趋势的村庄面积占评价区域面积的21.14%,这部分村庄主要分布在新郑市的中北部地区。(结论)该研究获得了新郑市农村地区土地生态状况的优劣分布及其变化情况,为保护土地生态以及合理利用土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根据对中部六省农业研究,发现其农业生产效率特征如下①1978年以来,农业产出呈波动性上升,但省际差异较明显。②投入、自然环境、灾害和制度对农业发展有一定影响且呈现空间差异。③资金投入对产出的贡献相对较大,劳动要素对产出影响较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部农区发展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中部粮食主产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LOC)、碳库管理指数(CMI)和作物产量的影响,选取河南省新郑市耕地(T1)、葡萄园地(T2)、枣树园地(T3)、蔬菜地(T4)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0~100cm土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总有机碳(TOC)存在明显差异,整体表现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其中,0~20 cm土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TOC质量分数差异较大,T4、T3、T2较T1分别高60.0%、53.3%和13.3%;LOC和CMI较未利用土地(T0)均明显提高。作物产量与速效氮、碳库活度(L)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LOC和CMI无显著相关关系,可能是作物产量的统计口径不同所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TOC、LOC和CMI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LOC和CMI可以作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碳库质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