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业科学研究是探索和改造大自然的伟大事业,是发展林业,保护森林,提高营林育林水平的关键。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我省科研机构如雨后春笋,科技力量与日俱增,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初步形成了信息、研究、推广、开发完整的科技体系。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林业科技发展现状,并对未来林业科技的主攻方向与前景进行研究分析。一、世界林业科技发展概况林木良种研究有新突破自20世纪以来,树种遗传改良已成为培育高产优质森林资源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培育林业良种方面,秉着“选、引、育、繁”四字方针,着力于选择育材。科该选择、家系选择…  相似文献   
2.
3.
植物对于人类的生存和繁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绿色植物借助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供养着各种生物,使之得以生长发育和繁衍;同时,植物与其环境构成生态系统,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循环,从而维护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植物是生物圈的核心和基石,是生态平衡的主宰者。随着人类生活的需求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植物资源利用的领域日益深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竞争的焦点巳由军事竞争转为经济竞争,而经济竞争的核心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因此,许多国家把发展科技事业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振兴国民经济为支柱,强国富民的根本。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是林业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将先进的林业技术和科研成果引入生产领域,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一项先进技术一旦应用于生产,就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日本林学家把先进的品种改良技本应于主要造林树种柳杉生产上,实  相似文献   
5.
<正>肉用种鸡早期生长发育迅速,增重快,采食能力强,为避免其因过肥而影响健康、繁殖能力和种用价值,养鸡场通常从其第4~5周龄开始,一直到24周龄,采用限制饲喂的方法进行饲养。1限制饲喂的意义(1)控制肉种鸡体况过肥,使其体重符合本品种  相似文献   
6.
一、发病原因 哺乳羔羊消化不良,是胃肠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本病特征性的临床症状是不同程度的腹泻.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3种. 1.母羊在妊娠期间饲养过于粗放,饲料营养不均衡,尤其蛋白质、维生素和某些矿物质缺乏,造成机体营养代谢紊乱,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羔羊出生后,由于先天发育不良,体质衰弱,抵抗力低下,所以易发本病.  相似文献   
7.
桉树(Eucalyptus),绝大多数种和变种均自然分布于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岛屿。但由于它广泛的适应性和生长快、用途广、效益高的经济性,发展很快。现已引种到90多个国家,至少发展到600万公顷,遍及五大洲。一、自然条件概况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介于北纬24°38′—30°08′,东经108°47′—114°15′,处于云贵高原及南岭山地与江汉平原之间的过渡地带,西部雪峰、武陵山脉环绕,东部幕阜山、连云山、武功山等绵亘,南部为五岭山脉盘踞,中部丘岗起伏,北部洞庭湖平原。这种东、南、西三面环山,朝北东敞口的马蹄形地貌特征,是形成自然条件的复杂性,自然资源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由于免疫规程不合理和疫苗的保管与应用不当的现象大量存在,所以一些传染病仍然时有发生,而且往往呈非典型性流行。笔者现就肉用仔鸡免疫接种问题提出下述意见,与养殖户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9.
黄瓜穴盘育苗株型化学调控技术及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基质表面喷施(即1次)、基质表面喷施+子叶展平时刚露心时叶面喷施(2次)及浸种3种处理方式,研究缩节胺、矮壮素、多效唑、乙烯利等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处理对夏季黄瓜幼苗生物学性状、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PC 400 mg/kg(2次)、PP333 20 mg/kg(1次)、CCC 400 mg/kg(2次)、浸种CEPA 5000 mg/kg 4种处理组合下胚轴相对对照明显缩短,有效控制了夏季黄瓜秧苗徒长。壮苗指数增加,根系活力提高,增加了干物质向根系的分配率,提高了秧苗质量。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抗病相关酶PPO、POD、CAT活性增强,脯氨酸含量增加,增强了黄瓜的抗逆(病)性。  相似文献   
10.
人工混交林生态效益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多年来实验观测和调查资料的分析,对人工混交林与纯林进行各种生态指标的对比,提出人工混交林从树冠截持雨量、枯枝落叶的持水量、持水率以及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保持水土作用等方面都优于纯林。建议大力提倡营造人工混交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