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相智华  张国  朱启法  王传义 《安徽农业科学》2014,(28):9715-9718,9737
[目的]为了解烤烟上部烟叶可用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成熟期灌水、采收方式、采收成熟度等因素对上部烟叶等级结构、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评吸质量及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烤烟上部叶成熟期的水分供应、采收方式和采收成熟度对上部烟叶可用性均有比较明显的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成熟水对上部烟叶质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采收方式,再次是采收成熟度.在烟叶生产实践中,采收前5~7d灌溉一次成熟水、4~6片叶一次性采收(带茎或不带茎)、适当推迟采收时间,有利于改善上部烟叶质量和可用性.[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奠定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3.
最近,朋友送笔者一盆三角枫老桩盆景。因几经转手,产地、作者、命名等均无法得知。经反复观察,试对其作如下赏析。 (1)“立意”独到,构思清晰。作者把握了此桩显突特点:连理、同向左微倾斜的粗壮双干,且一粗一细、一高一矮,刻意制成“连理双斜干大树型”。  相似文献   
4.
烤烟易烤性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易烤性好的烤烟品种云烟85和易烤性差的烤烟品种大白筋599杂交所得到的F2群体为作图群体,借助SSR分子标记技术,在群体中共获得91个多态性标记,利用Mapmaker3.0作图软件,构建了一个含17个连锁群、75个标记的烤烟遗传连锁图。利用该图谱和易烤性表型数据,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检测,共检测到与易烤性相关的4个QTL,分别位于1、8、9连锁群上,可解释的表型变异分别为9.26%、8.87%、7.57%和7.83%。4个QTL的加性效应值均为正值,说明易烤性增加的效应均来自母本云烟85。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通过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烤烟RIL群体烘烤特性的遗传效应进行分析。【方法】以烘烤特性好的云烟85作为母本(P1),烘烤特性差的大白筋599作为父本(P2),构建F2∶7代重组自交系群体。【结果】烤烟易烤性受4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控制,遗传效应以第1、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为主,主基因遗传率为95. 98%。耐烤性受2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均为负值,基因间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主基因遗传率为54. 26%,多基因的遗传率为17. 82%。【结论】烤烟烘烤特性的遗传受主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不同试验处理过程的对比分析,证实漂浮育苗既能确保小苗健壮又能降低育苗成本,还能增强抗逆性,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安康低海拔区域的最佳移栽期,开展了不同移栽期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移栽期推迟,烤烟伸根期缩短,留叶数、茎围、节距增加,单叶重降低,产量、均价降低;原烟颜色变淡、身份变薄、油分减少、色度降低;原烟总糖降低、烟碱增加。农艺性状的生长速度随移栽期推迟在现蕾期以前加快,在现蕾期以后减慢。综合比较后,安康低海拔区域以4月20日-25日移栽为宜。  相似文献   
8.
该文系统分析了皖南烟区生态、土壤特点,并与津巴布韦烟区生态特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皖南烟区生态气候兼具南北特征,烟叶生长发育阶段的平均温度较高,有利于烟苗的正常生长发育;降雨量适中且总体分布较均衡,有利于水肥耦合和优质烟叶的形成,特色烟开发潜力大。并且针对特色烟叶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特色烤烟品种‘闽烟35’密集烘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闽烟35’中部和上部叶片为对象,研究不同烘烤工艺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以探讨改善特色烟叶烘烤质量的适宜烘烤工艺,从而制订特色烤烟品种‘闽烟35’配套烘烤工艺模式。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处理A(即高温保湿变黄,相对高湿定色)提高并改善了‘闽烟35’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经济性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质量,工业可用性最好。处理B(高温保湿变黄,相对低湿定色)烤后烟叶质量仅次于处理A,但结构略僵硬,青筋烟略多,感官评吸青杂气较为明显,劲头稍大。CK处理(即低温保湿变黄,低湿定色)烤后烟叶色淡,身份薄,油分少,色度弱,杂色烟多,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不理想,感官评吸香气量较低,烟气稍浑浊,整体表现最差。  相似文献   
10.
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初跃  姚忠达  王传义  蓝周焕  翟笃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41-20043,20046
[目的]研究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工艺,为烟夹烤房的推广应用创造良好条件。[方法]通过烟夹密集烤房不同烘烤工艺对比试验,确定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的烘烤技术。[结果]原有的烟夹密集烤房配套烘烤技术采取的低温变黄、快速吹干,即"堆黄吹干"烘烤工艺并不适应于福建基地烟叶的烘烤特性。采用相对高温变黄,凋萎期+低湿慢烤的优化后配套烘烤技术可使烟叶失水和变黄程度一致,很好地解决了烟夹烤房的烘烤问题,不仅有利于改善烟叶外观质量,使烤后烟叶组织结构较疏松,色度较强,并减少僵硬、挂灰和平滑等现象,也有利于改善烟叶评吸质量,使烤后烟叶吃味纯正,杂气较轻,香气质好,香气量较足,烟气饱满浓郁,余味较舒适。[结论]烘烤工艺是影响烟夹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质量的关键因素,对烟夹烤房的推广应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